项脊轩志 (公开课课件)
选取了哪些细节?分别塑造了人物什么 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4
提炼信息 默读课文(2—5段)概括作者
经历了哪些悲伤的事。
25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 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 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 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平平淡淡才是真
细微之处显真情
22
探究鉴赏:课文的细节描写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2、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些细节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能取
个题目吗?
23
精华鉴赏
一、修葺前后的项脊轩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
节写项脊轩的变迁? 三、在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事时,
分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家 鸡栖于厅(混乱难堪)
衰 败
始为篱,已为墙 (隔阂对立)
家族衰败之悲
8
作者善于选取家常琐事、生活细节 表现人的音容笑貌,寄托人物的深 情,找出文中追忆母亲、祖母、和 妻子的相关语句进行分析。(什么 描写,表现了什么?)
9
选取家常琐事、生活细节
某所,而母立于兹。
母
慈
亲
4
朗读课文2-5段,注意体 会这部分的感情基调
5
思考: 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是 悲 ?
文中哪个句子体现了这种情感的转变?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承上启下
6
讨论、探究
概括作者因哪些事或人而悲?
分家
多
母亲
可 悲
祖母 妻子
7
选取家常琐事、生活细节
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分崩离析)
母亲 ——扣扉问食 ——温婉慈爱 26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蛙鱼。吃
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
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外婆眯缝着眼,慢慢
地挑去鱼肚子上那几根大刺,把肉放进我的碗里,说:“乖,你
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
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子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 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 很孝顺地说:“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 吃鱼头。
2
项脊轩志
归有光
3
学习目标
1、体味作者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生活琐 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 来抒写情感的技巧。
三个女人
母亲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语
言 祖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
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母 动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 待乎!” 作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亡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 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爱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幼年丧母之悲(泣)
10
选取家常琐事、生活细节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疼爱、
祖 赞赏)
期
母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望
则可待乎!”(关切、激动、期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
当用之!”(信任、勉励)
辜负厚望之悲(长号不自禁)
恩
妻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枇杷树亭亭如盖
爱
怀念、愧疚
16
林纾先生“震川之述老妪语,至 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 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17
古文精选:《项脊轩志》
探究三:3、三个女人。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 哪三个女人?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她们的?这 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19
妻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侧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也。
面
作者的情感: 怀念,愧疚
20
古文精选:《项脊轩志》
探究四:4、此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独特之 处?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21
选材:取材生活 描写:细节描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常生活中的 平凡小事,只要用心感受,抓住富 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有真情实 感的好文章。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 的,写起来最真切;自己动过情感 的,写起来最美好。正所谓:
n平平淡淡才是真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 文字。 要求:从你的记忆的宝库中寻 找一些细节,通过一两件小事反映人 物的细想品质,在记叙中反映出你对 人物的感情。
14
思考
归有光在回忆母亲时记叙母亲的哪几件事 回忆起这些事,为什么会“语未毕,余泣 妪亦泣。”呢?
15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
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
极仔细地拣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
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
的时候,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选取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描写
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慈
亲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爱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
祖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期
望 母 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亡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1
29岁,我成了家,另立门户。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 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 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拣去大刺, 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 鱼头,妻子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谁知,女儿 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子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腮 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来,连说不好吃, 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11
选取家常琐事、生活细节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
妻
书(志趣相投)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夫妻情深)
恩
子
爱
吾妻死,室坏不修(内心悲凉)
枇杷树亭亭如盖(睹物思人)
爱妻早逝之悲
12
总结思考:本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 独特之处?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选材:生活琐事
描写:细节描写
n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 事,只要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 定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为自己 亲身感受过的,写起来最真切;自己动过 情感的,写起来最美好。正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