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六种描写手法课件(27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六种描写手法课件(27张)


例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细节描写
例子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临发又开封”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
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作者对 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 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感官角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动静关系
动பைடு நூலகம்结合: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 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互映衬,构 成一种情趣。
分类:
以动衬静: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 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
例一
山居秋暝
(王维)
例二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 了春涧的幽静。
例三
王籍的《入若耶溪》: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点面结合
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特写镜头)
指的是对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描绘(广镜头)
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 主要人物。
例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虚实结合
指的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 为中心所想,梦中所见。
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
可以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 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二两句是实写,描写了今日身 处巴山,秋夜下了一场大雨涨满水池,不知何 时是归期的寂寥之苦,三四句是虚写,想象夫 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 流的幸福欢乐情景,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思 归的急切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之情。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又叫直接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 来。
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 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 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描绘。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已讶衾枕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或某几句)是如何写景的?
3.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4.你认为这首诗写景优胜之处主要体现在哪里?
5.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 析。...........
常见的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动静结合 3.虚实结合 4.点面结合 5.感官角度:视听、嗅、触、味觉 6.观察角度:远近、内外、高低、上下
导入
“忧郁的眼神,令人欷歔的胡茬,那帅到无敌 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以独特的魅力迅 速秒杀了众网友,走出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犀利哥”
古代诗歌鉴赏
描写手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描写手法类型 2.通过例题了解古诗词的描写手法,提高古诗 词鉴赏能力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作答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观察角度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官角度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感官角度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当堂检测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 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 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 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 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 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 考试,又叫秋闱。②白苎(zhù):用 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 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当堂检测
动态描写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 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 寺之时。
视听 结合
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 的写景手法之妙。
【答案】远近结合,选择了 “野火”“断烟”“危峰”等 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 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 屋”“寒日”“溪云”等静景, 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 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 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 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 小道缓缓下山;视听结合,这 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后一 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 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 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 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 后八句是侧面描写,“行者”“少年” " 耕者” '"锄者”等的反应来侧面烘托秦罗 敷惊人的美貌。
观察角度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 相生的艺术手法。
【答案】“白苎新袍入 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 境;“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 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 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 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 好祝愿。
白描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 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 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