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的定义及辩证施护
按证型辨证施护
4 脾肾阳虚证
水肿以腰腹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膨胀, 面色浮黄或灰黯,纳少肢倦,尿少色清便溏。治宜温肾健脾利 水:(1)注意保暖,避风寒,严防感冒。(2)卧床休息,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做好压疮护理。(3)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情况,注意血压、尿量、呕吐发热、腹痛等。(4) 饮食宜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血浆蛋白低时可适当选择 高蛋白饮食。有尿毒症倾向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入量。 (5)中药宜温服,注意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6)保持口 腔清洁,每日用生理补水或清热解毒中药液清洁口腔,食前 漱口可增加食欲,食后漱口可预防感染。
病因病机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风邪外袭,内舍于肺, 肺失宣降通调,上则津液不能宣发外达以营 养肌肤,下则不能通调水道而将津液的代谢 废物变化为尿,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 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病因病机
2.湿毒浸淫,内归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 痈疡疮毒生于肌肤,未能清解而内归肺脾, 脾伤不能升津,肺伤失于宣降,以致水液潴 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济生方· 水 肿》谓:“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 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健康教育
一般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 士及住院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为患者做 全面的评估。找出其存在的护理问题,给患 者详细介绍本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的知识, 使患者满怀信心接受治疗护理。
健康教育
情志护理
此病病程较长,且缠绵不愈,患者多情绪 低落,因此要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让其了解治疗、护理计划以取得合作,根据 患者的社会因素及个性特点与其进行沟通, 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鼓励,放松情绪,促进疾 病的康复。
病因病机
上述各种病因,有单一致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从而
使病情趋于复杂。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与心有 密切关系。基本病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 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在发 病机理上,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肺脾 之病水肿,久必及肾,导致肾虚而使水肿加重;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则脾阳也虚,土不制水,则使水肿更甚;肾虚 水泛,上逆犯肺,则肺气不降,失其宣降通调之功能,而 加重水肿。因外邪、疮毒、湿热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肺 脾;因内伤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脾肾。因此,肺脾肾三 脏与水肿的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 之脏,诚如《景岳全书· 肿胀》所云:“凡水肿等证,乃 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 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 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 而妄行。” 此外,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使水肿顽固难愈
病因病机
3.水湿浸溃,脾气受困脾喜燥而恶湿。久居
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 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 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病因病机
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三焦者,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湿热内侵,久羁不化;或湿郁 化热,湿热内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 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以致水液 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辨证要点
辨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
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 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 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 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 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 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 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 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 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 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 里、虚、寒证。
病因病机
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饮食失调,或劳倦过
度,或久病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 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 而成水肿。
病因病机
6.肾气虚衰,气化失常“肾者水脏,主津
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 以致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 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 滥肌肤,而成水肿。
临床表现
水肿初起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
肢、腹背,甚者肿遍全身,也有的水肿先从 下肢足胫开始,然后及于全身。轻者仅眼睑 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皮肤绷急 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或皮肤松弛,按之凹 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如肿势严重, 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 喘不能平卧,唇黑,缺盆子,脐突、背平等 症。
按证型辨证施护
1 风水相搏证 初起眼睑泛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水肿,来势迅速, 小便不利,伴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咳嗽气粗等。 治宜宣肺利水:(1)注意保暖,避免复感外邪。 (2)疏风宣肺之药,加水覆盖,开沸即服,服后 嘱其盖被安卧,助之汗出。并注意观察汗量、出汗 部位、性质及小便增加与否,汗后及时用毛巾擦拭, 避免受风感冒。(3)饮食可给高糖、营养丰富、 易消化、低盐的食物。可服赤豆汤、冬瓜汤及西瓜 之类的新鲜水果、蔬菜,以加强利水消肿作用,忌 食鸡蛋、肥脂油腻类食物。
按证型辨证施护
2 水湿浸渍证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胸 闷腹胀,身重困倦。治宜祛邪解毒,利湿消肿:(1)室内 空气定期消毒,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每2日1次,每 日开窗通风。(2)水肿剧烈者,腹满咳喘气逆,半卧位或 抬高下肢,使气血流畅,减轻浮肿。(3)保持床铺清洁平 整、干燥,汗多者随时擦干,避免吹风受凉,预防感冒。 (4)药宜热服,恶心呕吐者,可少量多次服药法或服药前 针刺内关、足三里穴,舌面滴姜汁等法,减少呕吐。(5) 饮食给赤豆苡仁汤渗湿利水,适当进食温性类食物如生姜、 胡椒、葱、蒜等温阳化湿,忌食生冷瓜果及其他凉性类食物。
水肿的定义及辩证施护
水肿的定义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
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 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 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 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本病所论之水肿,与现代医学急、慢性肾小球 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 失调以及营养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较为相似.
病因病机
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
于脾气的升化转输,肺气的宣降通调,心气 的推动,肾气的蒸化开合。这些脏腑功能正 常,则三焦发挥决渎作用,膀胱气化畅行, 小便通利,可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反之, 若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 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导致上述脏腑功 能失调,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体 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即可发为水肿。
按证型辨证施护
3 湿热壅结证
遍体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胸脘痞闷,烦热口 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治宜清热解毒,清利湿热:(1) 高度水肿,给半坐卧位。(2)详细记录出入水量,观察药后 水肿消退、血压、尿量等变化情况。(3)加强皮肤护理, 床铺应松软、平整、干燥清洁,勤剪指甲,勤翻身。防止受 压损伤及压疮的发生。皮肤有疮。溃疡者按外科常规处理, 防止继发感染。(4)服逐水药时应定时测量腹围及体重, 药后应加强观察效果及反应。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 肿消退情况。(5)饮食可选赤豆冬瓜汤及西瓜之类的水果 等利水肿之品,忌油腻厚味腥膻发物之类的食品。(6)喉 间有痰,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涎阻塞气道 引起窒息死亡。 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动静结合,根 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及个体差异,适当安排患 者的活动与休息,以畅通周身气血,增强体 质。使其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恢复健 康的目的。
结语
水肿是各种致病因素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
导致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及 全身水肿为其临床特征性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其 脏腑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肾为本,以肺 为标,而脾可制水,此三脏为水肿病机的关键所在, 随时客观地按四诊要求,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 为进一步辨证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结合各症不同 阶段的特点,正确辨证施护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辨证要点
辨证虽然以阳水、阴水为纲,阳水和阴水
有本质区别,但应注意,阳水和阴水之间 在一定条件下,亦可互相转化,需用动态 的观点进行辨识。如阳水久延不退,正气 日虚,水邪日盛,便可转为阴水;反之, 若阴水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脾失健运, 肿势剧增,又可表现为以实证、热证为主, 而先按阳水论治。 阳水分为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毒 浸淫证、湿热壅盛证。阴水分为脾阳虚衰 证、肾阳衰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