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中考试Array语文2013.11(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蹊qiāo( )②chóu( )谢③千chuí( )百炼④故弄xuán()虚2.下边的两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是夜,昙花已经迫不急待地绽放,迸溅着生命的火花.犹如忍俊不经的笑容。

在这夜间,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弥蔓着阵阵芳香,尽情释放着仅此一次的辉煌,3①,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陆定一《老山界》)③感时花溅泪,。

( 《春望》)④,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⑥,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⑦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⑧,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4.说说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题目的理解。

(4分)[答]5.下面一段话中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2分)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④为此,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句,修改:第句,修改:第二部分(36分)阅读《晏子使楚》,回答6-9题。

(12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2分) 【答】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其来也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其实.味不同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 人不得上,以实.奇(《于园》)7(4分)晏子将使.楚()王曰,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寡人反取病.焉()8.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晏子的说理技巧。

(2分)[答]9.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划线句。

(4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①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叹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②“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答]阅读《我的母亲》片断,回答 10—13题。

(6分)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0.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分)[答]11.赏析划线句中哭的描写特点和表达效果。

(2分)[答]12.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

(2分)[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15题。

(6分)你看书有困难吗?①对很多人来说,看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可是,对有的人来说则不然,让他拿起书来阅读,会让他感到非常困难。

这就是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新加坡学者谢国华说:“阅读障碍同一个人的智力无BA D关系,也不是因为他的眼睛或耳朵有毛病。

阅读障碍指的是人的头脑缺乏足够的能力把接收到的影像及声音转换成语言。

”②汉语阅读障碍的表现有:经常忘记一个学过的字该怎么写;阅读时总是挨个字地去读;经常混淆同音字的意义;经常把形状相似的字写混淆;在根据拼音写汉字的作业中总是做得很差;学过的字常常不会读;在听写测验中常常做得不好;经常混淆形状相似字的意义;常常不理解字在词中的意思;不理解一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等等。

③尽管阅读障碍有其内在的神经和遗传机制,但后天环境的作用能改善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成绩。

研究发现,在幼儿园或一年级时有语音意识缺陷和字母命名缺陷的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来就会出现阅读困难。

但如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加强训练或治疗,他们将来的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改善,而且这时的矫治比后天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④在对阅读障碍症状和成因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其一是建立在语音基础上的康复方法。

许多研究认为,语音加工缺陷是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形—音转换是阅读障碍表现最突出的困难,所以多数的训练方案是以语音为基础的。

其二是知觉训练研究。

对早期非语音的感知觉加工与语音加工关系的考察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些研究发现,在辨别序列声音输入或对其进行排序时,一些阅读障碍儿童只有在序列声音之间存在更长的时间间隔时才能完成任务;在辨别音素时他们也需要音素之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这些儿童难以把语音分割成小的“组块”,以便在音素的水平进行分析。

研究者对此建立了计算机训练系统。

这些练习的目的在于通过非语言学的声音和处理后的语音,来提高儿童的听觉和语言加工的能力。

⑤各种途径的康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不同程度....的裨益,能够帮助他们早日克服阅读障碍,这也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学习状况。

13.阅读第①段的内容,说说什么叫做“阅读障碍”。

(2分)[答]14.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不同程度”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答]15.围绕“阅读障碍”,本文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分)[答]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2分)童年(节选)曹文轩①我最不耐烦的季节是春天。

青黄不接,春日又很长,似乎漫无尽头。

春天的太阳将人的汗毛孔一一烘得舒张开来,使人大量耗散着体内的热量。

饥饿像鬼影跟踪着人,撵着人。

我巴望太阳早点沉没,让夜的黑暗早点遮住望见世界的渴望生命的眼睛,也遮住——干脆说死了——饥饿的欲望。

按遗传,我应是一位所谓身材伟岸的男子。

然而,这一遗传基因,被营养不良几乎熄灭了。

我甚至觉得我的脑子都被饿坏了。

有一度时间,我竟然粘在地上不肯上长。

这引起家里人的恐慌:莫是个小矮子!常常仰视,使我有一种自卑感,特别是当我走到高个孩子跟前时,莫名的压抑便袭往心头。

大年三十晚上,我带着要长高的渴望,就勇敢地爬门板。

这是当地的一种迷信,据说这样可以长得比门板长。

无论怎样努力,后来也没有长得比门板长。

但基因的不屈不挠,使我忽然又拔高了一截。

饥饿的经验刻骨铭心。

因此,现在我对吃饭很在意,很认真,甚至很虔诚,并对不好好吃饭的人,大为不满。

②但,我又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③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

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

她称呼我为“大孙子”。

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

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

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

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④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

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

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

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

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

”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

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水对于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⑤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

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

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

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

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

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16.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

(4分)[答]17.选文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结合此句,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2分)〔答〕18.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