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的健康教育
定义麻疹时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病因本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本病以冬春季为多。
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一般终生免疫。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水肿、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皮疹先出现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额面、躯干、四肢。
疹型是玫瑰色丘疹。
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退后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7-10天痊愈。
2. 非典型表现
见于有一定免疫力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有免疫力者皮疹不典型,临床症状轻。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为重型麻疹。
持续高热伴中毒症状。
死亡率高。
(三)住院健康指导
1 心里指导
向患儿家长介绍麻疹的相关知识,介绍患儿病
情,并解释治疗用药的作用、疗程、及对疾病痊愈的重要性,协助医护人员鼓励患儿克服痛苦,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
(1)告知患儿家属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
食,如豆浆、牛奶、米粥、挂面、蒸蛋糕等。
多饮热水及热汤,以便加速体内毒素排出,利
于透疹。
(2)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干硬、油腻食物及刺
激性调料品。
恢复期可给与牛奶、鸡蛋、鲜肉
等营养丰富饮食。
3 发热的护理
(1)降低环境温度,开窗通风,但应避免对流
风。
(2)绝对卧床休息,如无并发症,体温在39.5-40度以上,酌情给小剂量退热剂以防惊厥。
忌冷敷及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诱发及体温骤降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
4 皮肤的处理
保持床褥干燥、松软,内衣勤换洗,切记紧衣厚被“捂汗发疹”,介绍用新鲜芫荽洗净煎水,擦洗四肢、胸背、手心、足心以助透疹。
脱屑可引起皮肤瘙痒,要勤剪患儿指甲,以防其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
染。
5 口腔、眼、耳、鼻咽部的护理
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含漱2~3次/天,口唇干裂者局部涂润唇膏;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发现结膜炎时,每天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2~3次,冲洗后滴入眼药水;防止呕吐物或眼泪等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麻疹患者鼻腔分泌物较多,易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发现有鼻痂应用温水轻轻擦拭,避免强行抠出损伤粘膜。
(四)出院健康指导
1 做好麻疹的宣传工作,让家属了解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2 回家后注意房间通风换气。
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的延长至出疹后10.天。
3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少食多餐,营养均衡。
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