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合理用药与典型病例分析

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合理用药与典型病例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 疗应该从急诊室开始
2012ESC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常用抗血小板药的维持剂量
抗血小板药物的维持治疗
单药预防 10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5%患者的一级预防 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二级预防 首选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不耐受者可服用氯吡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 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裸支架植入后至少1个月,最好持续应用1年 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至少服用1年 阿司匹林+潘生丁 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不满意的脑卒中预中国防经皮冠中状国动脑脉血介管入病治防疗治指指南南22001026
14
冠心病
44.6%
缺血性脑
8.4%
血管病 16.6%
1.6% 1.2%
4.7% 外周血 管疾病 4.7%
Bhatt D et al. JAMA. 2006;295:180-189 TASC II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7;45 (Suppl): S5-S67
我国脑卒中呈现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15
风心病
250
肺心病
500
心力衰竭
420
心肌梗死
200
脑卒中
7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患病人数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06》
16
冠心病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报告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700万死于冠心病 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
平均患病(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位致死原因
4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
死亡构成比(%)
我国心脑血管死亡构成比超40%
5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6 讲座提纲
一.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 三.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
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22
COX抑制剂 阿斯匹林
ADP受体抑制剂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23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降来自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25%,其中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1/3
非致命性脑卒中
1/4
所有血管事件
1/6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
24
抗血小板治疗越早越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开始
2 讲座提纲
一.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 三.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
调脂治疗 四.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五.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六.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特点
3
患病率70% 普通人群的3.2倍 受心理、精神因素影响明显 焦虑、忧郁、孤独、急躁、多疑等加重疾病症状 多病共存
用或停用阿司匹林
28 降脂与动脉硬化(AS)
血脂特别是LDL-Ch升高是AS的主要危险因素 降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拥有最多的循证学证据
低密度脂蛋白(LDL-ch)治疗目标
29
极高危患者
<80mg/dl
急性冠脉综合征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高危患者
<100mg/dl
障碍等
常用心脑血管药物
10
11 讲座提纲
1.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2. 老年人用药特点 3. 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调
脂治疗 4.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 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6. 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
全球第一大死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 12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注意
27
服用前 血压稳定(<150/90 mmHg) 筛查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溃疡病及其并发症史 服用皮质类固醇、其他抗凝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 筛查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采用合理联合抗栓药物的方案 合并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者需慎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20%
北美
西欧
北京
Heart 2007;93;303-308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0;19(suppla): S1-S250.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August 2006; 44(2):333-338.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调脂治疗 四.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五.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六.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特点
7
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 随增龄而减退的情况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发生率高 不良反应严重 与用药的种类数量和年龄成正比 具有老年人特有的表现 跌倒、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运动

死亡率 * 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感染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WHO Geneva
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
13
颈动脉硬化 上肢动脉硬化
肾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 肠系膜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AS常有多个器官受累

肾动脉狭窄引起终末期肾病 的增长率最高
17
5.4%
8.3%
12.3%
ESRD增长率(%)
(病因)
注:数据来自USRDS对1991-1997年间446,457名ESRD患者的调查 ESRD:终末期肾病
Fatica RA. Am J Kidney Dis,2001
下肢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8
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
非血管事件 其他血管事件
脑血管事件
心脏事件
Am J Cardiol 2001;87(suppl):3D-13D
动脉硬化预防的三大基石
20
21 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
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 血小板是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 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主要来源 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事件
有临床表现的动脉硬化性疾病
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 脉瘤等
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合并>2项危险因素
药物无法达标者 较基线降30~40%
常用调脂药物
30
他汀类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可降LDL-ch18~55% 量效相关,但非线性 剂量加倍,效果增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