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利钠肽

脑利钠肽

● 奈西立肽静脉输注后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能迅速降低动脉血压,
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房压(RAP)和周围血管阻力 (SVR),增加心输出量(CO)及每搏出量(SV)。在降低收缩压时不 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能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此外,有明显的排钠利尿作用,降低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利钠肽系统
CHF早期,利钠肽系统起主要代偿作用。
入球小动脉扩张、出球小动脉收缩; 系膜细胞松弛,有效滤过面积增加; 抑制AngⅡ刺激的近曲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 拮抗血管加压素的作用,抑制小管水转运; 降低醛固酮和血浆肾素水平; 减轻心脏和肾脏的纤维化 直接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促进胶原生成 抑制心肌重构
利尿
人脑利钠肽(hBNP)
BNP主要在心室肌细胞合成,以PreproBNP(134个氨基酸)存在于心室肌细胞 的分泌颗粒中,切去N端26个氨基酸,成为 ProBNP (108个氨基酸),经furin的 作用分解为无活性的NT-proBNP (76个氨基酸)及有活性的BNP (32个氨基酸)
利钠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NP)
利钠肽介绍
利钠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NP)
人心房利钠肽(h-ANP)
脑利钠肽(h-BNP)
C利钠肽(h-CNP)的结构
● 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可介导许多生物活性作用,如扩张血
管,排钠利尿,抑制RAAS,对抗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及AVP,抑制 血管平滑肌增生等。 ● BNP主要贮存于心室肌中,其结构与作用均与ANP十分相似,正常时 血液循环中BNP的水平比ANP低得多,BNP可使血管扩张,排钠利尿。 ● CNP主要存在于血管,为内皮细胞所分泌,可扩张周围血管,降低 动脉压,抑制内皮素,但其钠利尿作用微弱,亦不抑制RAAS。 ● 已发现利钠肽至少有3种受体(A, B, C),A及B受体可介导利钠肽的 血管扩张剂钠利尿作用,C受体则主要是一种清除受体,可将利钠肽 清除出血液循环。
BNP/NT-proBNP在ADHF诊断中的价值
● BNP的生理功能主要为抑制RAAS及交感NS的过度激活,
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调节血压,血容量和体液及电解质 平衡。 ● HF时,心脏的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 心肌受到牵张,引起血中BNP浓度升高。而失代偿HF患者 BNP / NT-proBNP水平最高。因此,BNP / NT-proBNP 在HF的实验室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具有一定 的应用价值。 BNP和NT-proBNP两种指标对HF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
● 2002年美国FDA批准奈西立肽可用于治疗ADHF。
奈西立肽(重组人脑钠肽 rhBNP) 治疗ADHF的疗效及安全性
● 奈西立肽为重组人B-型利钠肽(脑钠肽),是近年来新合成的重
要血管扩张剂。奈西立肽的作用与内源性BNP相似,在体内与血管平滑 肌及内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结 果使平滑肌松弛,动脉和静脉扩张。由于其显著的血管扩张和对神经内 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已成为治疗ADHF的重要药物。
人脑利肽(BNP),是1988 年从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多 肽类物质,后来发现BNP也存在于垂体,心脏,肺等组织 中。在心脏中,BNP 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其中右心房 含量最高,但60%的分泌来自心室。 生理状态下,心房、心室合成和分泌少量的BNP,因此正 常人循环血液中仅有低浓度的BNP。BNP 是一个强的心 衰恶化状态的预测因子,它不仅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而且可反映机体对心衰病理生理变化的代偿能力,还可促 进循环系统稳定状态的重建。
BN据(BNP>400 ng/L) 急性呼吸困难病因评估(心力衰竭还是肺部疾病) 门诊心衰病人病因评估:
(1)心血管疾病还是其他原因 (2)建议排除心衰的阈值:BNP<100ng/L,
治疗指导
预后评估
美国FDA批准奈西立肽治疗ADHF
抑制肾素活性和内皮素分泌。
● 奈西立肽的半衰期约18min,可出现剂量依赖性低血压,奈西立
肽一般不会发生快速耐药性,也无毒性代谢产物,不引起心律失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