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中医五脏

肺-中医五脏

肺-中医五脏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

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

肺在膈膜之上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

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

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

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

故称为清虚之脏。

(一)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

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论》),“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一呼一吸,与天气相通”(《医原》)。

肺为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所以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

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

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空格”(《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橐箭,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

橐,外面的箱子;箭,里面的送风管,以此来类比肺的呼吸运动。

总之,“肺为呼吸器官,一吸氧气纳入,一呼碳气吐出,肺予以换气转血,实司人身重要柳,能”(《中国医药汇海·论肺之功用》)。

中医学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有赖于肾的协作。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

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若病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现胸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气的生成方面: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人于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

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

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方面: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

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故曰:“肺为四脏之上盖,通行诸脏之精气,气则为阳,流行脏腑,宣发腠理,而气者皆肺之所主‘’(《太平圣惠方·卷第六》,”肺为相傅之宫,治节出焉。

统辑之气,无经不达,无脏不转,是乃肺之充,而肺乃气之主也“(《辨证奇闻·痹证门》)。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

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

向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肺主一身之气与肺主呼吸之气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

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那么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甚则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人,浊气不能出,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

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以及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亦可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而出现呼吸异常。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的作用,即肺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全身。

“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

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助心行血。

肺主气,心主血,全身的血和脉,均统属于心。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血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到全身。

肺主一身之气,贯通百脉,调节全身的气机,故能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行。

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气血》)。

肺助心行血的作用,说明了肺与心在生理病理上反映了气和血的密切关系。

若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出现血行障碍,如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肺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贝水行”(《血证论‘肿胀》)。

肺主行水的作用: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以及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完成的。

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实现的。

肺气宣发,一是使水液迅速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若雾露之溉”以充养、润泽、护卫各个组织器官。

二是使经肺代谢后的水液,即被身体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水分,通过呼吸、皮肤汗孔蒸发而排出体外。

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通利。

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

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饮、水肿等。

3.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

心为君主,肺为辅相。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

故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

肺主治节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⑴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

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

“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行则血亦行。

(4)宣发肃降: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4.肺主宣肃: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

“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医学实在易》)。

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

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

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

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

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肺主宣发: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

其气机运动表现为升与出。

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吸清呼浊。

肺通过本身的气化作用,经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司体内清浊的运化,排出肺和呼吸道的痰浊,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有利于肺之呼吸。

故曰:“肺者生气之原……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其二,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以温润、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腠皮毛。

其三,宣发卫气。

肺借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阖,并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

因此,肺气失于宣散,则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嗽,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2)肺主肃降: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形式为降与入。

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吸人清气。

肺通过呼吸运动吸人自然界的清气,肺之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肺之肃降以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宜宣宜肃以完成吸清呼浊、吐故纳新的作用。

其二,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全身,以供脏腑组织生理功能之需要。

其三,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

其四,清肃洁净。

肺的形质是“虚如蜂窠”,清轻肃净而不容异物。

肺气肃降,则能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因此,肺气失于肃降,则可现呼吸短促、喘促、咳痰等肺气上逆之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

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

所以,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有很好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也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只有宣发和肃降正常,才能使气能出能人,气道畅通,呼吸调匀,保持人体内外气体之交换,才能使各个脏腑组织得到气、血、津液的营养灌溉,又免除水湿痰浊停留之患,才能使肺气不致耗散太过,从而始终保持清肃的正常状态。

如果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

前者以咳嗽为其特征,后者以喘促气逆为其特征。

(二)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盖,即伞。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

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

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

肺为华盖,说明肺位高居,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

所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

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

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