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洛市情概况

商洛市情概况

商洛市情概况
商洛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2002年撤地设市,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和柞水1区6县,98个镇办,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

商洛的市情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人文历史悠久。

商洛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重镇,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商洛就有先民活动。

公元257年,晋泰始二年设上洛郡,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仓颉造字、夏禹治水、“四皓”隐居之地,是商鞅改革创新精神、法治精神的重要见证地。

商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刘邦因取道商洛先于项羽而得咸阳,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曾屯兵商洛,商南县至今仍保存有闯王寨遗址。

革命战争年代,商洛是鄂豫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李先念、徐向前、贺龙、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

区位条件优越。

商洛地处成渝、江汉、中原和关-天四大经济区中心位置,是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中心城区距西安仅120公里。

境内西康、宁西铁路、包茂、沪陕、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9公里,形成西北各省到华东、华中、东南、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最经济便捷的交通大通道。

即将开工建设的西武、西渝高铁,将使商洛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生态环境优美。

商洛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区和关中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丹江出境水质稳定
达到Ⅱ类标准,市区年均二级以上空气良好天数300天以上,素有“天然氧吧、城市绿肺”之美誉,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

境内有各类自然及珍稀动物保护区4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3A级以上景区34家,陕南金丝峡为陕南首家5A级景区,镇安木王、山阳天竺山、柞水牛背梁等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知名度。

朱家湾、前店子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清洁的水质、翠绿的青山、最美的蓝天,成为商洛的最靓名片。

自然资源富集。

商洛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山地气候。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

目前,已探明各类矿产60余种,其中大型矿藏38个,钒、钨、钼、铁、钛、金、石墨、萤石等矿种优势明显,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万亿元。

境内遍生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农林特产1200多种,道地中药材1192种,丹参、连翘、桔梗、五味子、黄芩等“五大商药”闻名全国。

核桃、板栗等农林特产量大质优,素有“中国核桃之都”“中国板栗之乡”“北方茶叶之乡”的美称。

文化底蕴深厚。

商洛是著名的“诗歌之路”,历代诗人李白、白居易、韩愈、杜牧等180多位诗文大家曾寓居商山,留下了大量不朽诗文篇章和诸多令人遐思神往的美妙传说,“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就是李白和白居易心中的商洛印象。

商洛是“中国文化经济活力城市”,素有“文化绿洲”和“戏剧之乡”之美称,商洛花鼓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并三进中南海演出,《屠夫状元》、《六斤县长》《月亮光光》等优
秀剧目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在当代文坛具有相当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