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透相关感染

腹透相关感染

1.
每个腹透单位应定期评估腹膜炎的发 生率,每年至少1次,并及时寻找及去 除可能的影响因素。 植入手术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利于 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长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没有证据能 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2.
3.
关于拔管
1.
对复发性腹膜炎、难治性腹膜炎和霉 菌性腹膜炎应及时拔除导管。
2.
拔除的导管剪取末端作细菌培养,以 了解导管感染的致病菌。 拔管后一般需继续用抗生素5-7天。

出口感染和隧道感染的预后
1.
预后与病原菌有关。金葡菌、绿脓杆菌 导致的感染治疗效果差,拔管率高。 隧道感染相比出口感染来说,治疗效果 差,拔管率高。 出口感染合并隧道感染比单纯的出口感 染和隧道感染预后差,拔管率高。
2.
3.
腹膜炎及防治
腹腔感染的可能进入途径
外源性: 通过腹透管(腹腔外)


出口感染的拔管

如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
的感染,且伴有腹膜炎,应予拔管。

其他细菌引起的出口感染,经抗生素 治疗2周仍无改善的,亦可予拔管。
出口感染的预防
1
2
最重要的是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 清洗出口处皮肤,保持其清洁无菌,每 次换药前注意手的清洁(六步洗手法)。 百多邦软膏鼻腔局部涂用可以减少出口 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
3.
腹膜炎诊治流程
ISPD指南2005
谢 谢


可鼻腔内给予百多邦, 每天2次, 连 续5天,每月一个疗程。 也可在出口处局部间歇使用百多邦
隧道感染的诊断
1
隧道感染诊断标准:腹透管皮下隧道处 皮肤红、肿、热、痛,伴或不伴发热, 常合并出口感染。
2
隧道感染有时表现隐匿,腹透管隧道超
声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cuff的隧道感染,可先给予抗 生素、加强换药等处理,并应进行超声随访, 每隔2周复查一次,如cuff周围的低回声区 域治疗后减少超过30%,可继续保守治疗, 反之应拔管。 通常隧道感染治疗效果差,如局部换药和抗 生素治疗2周无效者应及早拔管。
5.
对于腹痛剧烈,腹水严重浑浊的患者, 可用腹透液先冲洗 1-2袋,并在腹透液 中加入肝素(500U/L)。
革兰氏阳性菌(24-48h)
革兰氏阴性菌(24-48h)
培养阴性(24-48h)
酵母菌或其它真菌(24-48h)
氟胞嘧啶负荷剂量2 克PO 维持剂量1 克PO 氟康唑, 200 mg PO/IP,daily 如耐药考虑使用依曲康唑
腹膜炎的预防
1.
最常见引起腹膜炎的原因是接触污染,因 此要强调无菌概念,净化操作环境和强化 洗手观念,注意无菌操作。
2.
腹膜炎与患者年龄、原发病、机体免疫防 御功能等有关,也与是否有出口感染和肠 道感染密切相关。
应加强导管出口的护理,避免出现出口感 染或隧道感染,及时治疗便秘和肠炎。
3.
腹膜炎的预防
出口感染的处理
加强局部护理 抗生素的应用 局部清创
拔管
出口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1
2
3
4
首先应该进行分泌物涂片和病原菌培养, 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先行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选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金黄色葡 萄球菌,口服抗生素有效。 待培养有结果后再根据致病菌选用敏感的 抗生素。 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引起的出口感染治疗疗 程长,并需要联合用药。

出口感染的诊断

出口处有脓性分泌物,伴红、肿、热、 痛,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 如果出口处仅培养有细菌,但无异常 征象(如红肿、渗出等),不能诊断 出口感染

出口感染的判定

只有“细菌培养阳性”无相应临床症状, 不能诊断出口感染,只是“菌落生长” 只有出口处局部皮肤发红,不能诊断为出 口感染 只有痂皮,不能诊断为出口感染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
肾内科:闵睿
内容
出口感染
隧道感染
感染 腹膜炎
Cuff
出口、隧道感染的常见原因

换药不彻底,分泌物未及时清除干净 出口在未愈合的情况下保护不当(出口 进水、出口过早暴露、牵拉损伤等) 敷料未达到无菌标准

出口、隧道感染的危害性
它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其感染本身,而是 在于其可能导致腹膜炎的发生和拔管, 特别是出口感染同时伴有隧道感染时后 果尤为严重。 出口处感染引起的腹膜炎中,导致拔管 者>60%;而非出口处感染引起的腹膜炎 中,拔管者仅占20%(Piraino 1986)。 如隧道感染继发腹膜炎,几乎全部病例 需要拔管(Gupta 1996)。
常见为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真菌: 约占2% -10%,
大部份为酵母菌和念珠球菌
腹膜炎的诊断
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二项:
1. 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 2. 腹透流出液中WBC计数>100×106/L, 中性粒细胞>50%。
3. 腹透流出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诊断腹膜炎时
要除外下列干扰因素

腹腔内脏器炎症或损伤。 感染性腹泻,活动性结肠炎,女性病 人月经期和排卵时,急性盆腔炎或近 期作过盆腔检查。


只有浆液性分泌物,不能诊断为出口感染
急性感染
(acute infection exit)

出口处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管 周皮肤充血部位直径大于腹透管直径的 2倍以上,皮肤变硬,有脓性或血性分泌 物和外生的肉芽组织,窦道表皮收缩。 炎症持续时间在4周之内。

(chronic infection exit)

腹透管植入术2周内。
几种特殊的腹膜炎的特点

真菌性腹膜炎:持续发热和肠梗阻,常 见于长期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者。常被 迫拔管停透。

绿脓杆菌性腹膜炎: 本病易形成腹膜上微 脓肿而导致腹膜超滤功能降低,预后差。
几种特殊的腹膜炎的特点

结核性腹膜炎: 少见,一旦确诊应尽早拔管 化学性腹膜炎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腹膜炎:

腹膜炎的治疗(3)
6. 7.
8.
多数感染在治疗后72小时内改善,如治疗 5-7天仍无效,需考虑拔管。 疗程:一般病原菌,抗生素治疗2周左右; 金葡菌和绿脓杆菌、肠球菌感染等需治疗3 周;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会增加霉菌性腹 膜炎的机会。 如频繁发生腹膜炎,且多为同一病原菌时, 需考虑腹透管壁有生物膜形成,应及早拔 管,以防止反复感染并保存腹膜功能。

慢性感染
窦道内渗液,肉芽组织长出外口或在窦 道内异常生长,外口的肉芽组织覆盖有 较大的硬壳或血痂,可无红肿和疼痛。 炎症持续时间超过4周。

可疑感染(equivocal exit)
窦道内渗液,外口周围和窦道内有轻 度的肉芽组织增生,引流物粘稠,每日都 有结痂,常无疼痛和皮肤变硬,管周皮肤 充血部位直径大于腹透管直径2倍上。
良好的出口(good exit)
窦道内潮湿,无渗液,窦道内可见肉 芽组织并有部分上皮覆盖,引流物粘稠, 2天以上结痂1次,外口颜色淡桔红色。
很好的出口(perfect exit)
外口形成6个月以上,窦道内完全由
上皮覆盖,窦道内干燥,偶有潮湿和少量
粘稠分泌物,7天以上结痂1次或无结痂, 外口皮肤颜色正常或微黑。
透出液培养常无致病菌, 常于同一批透析液有多个病人同时发病。 常发生在CAPD 治疗的早期,无需治疗。
腹膜炎的治疗(1)
1.
在治疗前应进行腹水常规、涂片革兰氏 染色和细菌培养,不同病原菌的治疗和 预后不同,因此应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及早开始经 验性治疗。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阳性菌 和阴性菌。
阳性菌可选择一代头孢 阴性菌可选三代头孢或氨基糖甙类
2.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0hr)
腹膜炎的治疗(2)
3. 4.
待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后,再根据病原 菌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用药途径:
腹腔局部使用抗生素有效(根据原透析方 案,将一定量抗生素注入每袋腹透液中, 灌入腹腔)。 如患者同时合并发热等全身症状,在腹腔 使用的同时可通过静脉途径使用抗生素。

内源性
- 肠道细菌的蔓延


液体交换 加药 空气传播 PD系统破损 脱离事故 腹透液污染 出口感染 隧道感染
- 腹腔内脏器感染
- 女性生殖道

其他途径
- ? 淋巴道
腹膜炎的致病菌

革兰氏阳性菌-G(+): 约占55% -80%
常见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上皮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G(-): 约占17%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