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必考总结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必考总结

国际战略环境中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2004·6·30中越海上边界线陆地上中印边界尚未划定。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北稳”、“南和”、“西动”、“东紧”。

“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我国周边环境存在的威胁与挑战:a.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b.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c.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d.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

5.缓和是我国安全环境的主流:a.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经消除或减弱b.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6.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精神: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b.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d.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二.中国军事思想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夏朝至鸦片战争期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2.《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3.古代军事思想成熟于春秋末期。

4.毛泽东军事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a.军事辩证法b.人民战争(核心)c.人民军队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6.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主要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a.如何正确地认识战争与对待战争的问题b.如何认识和解决武装力量建设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问题。

c.如何认识与运用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问题。

7.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a.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b.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c.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e.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f.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h.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三.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的防务。

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的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现代国防的目的:a. 捍卫国家主权b.保卫国家的统一c.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d.维护国家的安全4.现代国防的特征:a.现代国防概念的内涵更丰富b.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c.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d.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5.国防精神: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6.1海里=1.85公里7.领土:领陆、领水(领海、内水)、领空8.争议最大的区域在南海。

9.国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960+300海洋面积),20个邻国+美国10.国防的指导思想:以民为本,居安思危。

国防的建设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

国防的教育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

国防的斗争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

四.兵役法基本知识1.兵役法: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2.兵役法的核心:确定国家兵役制度及形式。

3.制定兵役法的目的:保障军队平时的兵员补充,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保障社会主义祖国安全和四化建设大业的顺利进行。

4.我国历代兵役制度:夏商周秦汉(民军制)、隋唐(府兵制)、宋(募兵制)、元明清(世袭兵役制)、民国初期(征兵制,抓兵)、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志愿兵役制)5.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人大我国第一部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1978年3月7 日第五届人大《关于兵役制度问题的解决》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人大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现行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6.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7.现行兵役法的优越性:a.有利于部队兵员更新,保持兵员年轻化b.有利于部队保留技术骨干,提高部队战斗力c.有利于加强民兵建设,为在现代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打下基础d.有利于健全预备役制度,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8.依法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a.服现役b.服预备役c.参加民兵组织d.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9.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a.教学内容改革需要b.履行兵役的最基本形式c.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五.信息化战争1.新军事变革: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提高信息能力为根本目的,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2.军事革命的三要素: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除此之外的新领域(指挥控制领域的革命)。

3.a.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是军事革命的物质基础b.创新的军事理论是军事革命的思想基础c.科学的编制和作战方法是军事革命的落脚点4.信息化战争: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六.精确制导技术1.(精确)制导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事技术。

2.制导系统由导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3.制导方式(按控制信号的来源和产生方式来分):自主式、遥控式、寻的式、复合式。

4.自主式制导的特点:弹体的飞行完全自主,不需要任何弹外信息,因而不易受干扰,只适于攻击地面固定目标。

5.自主式制导:相关制导、惯性制导、天文制导、GPS制导6.相关制导:A.地形图匹配制导。

(缺点:a.在平原、水面区域使用效果较差b.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增加而下降 c.准备工作时间较长 d.只能打击固定目标)B.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制导。

C.程序制导7.惯性制导的优点:a.发射后不用管b.不受气候条件限制c.可全天候工作d.隐蔽性好8.遥控式制导:A.指令制导(a.有线指令制导b.无线电指令制导c.电视指令制导)B.波束制导9.自动寻的制导:a.主动式寻的制导b.被动式寻的制导c.半主动寻的制导10.导弹武器的组成:a.战斗部系统b.动力系统c.制导系统d.弹体11.导弹武器的分类:A.按作战使命分类:a.战略导弹b.战术导弹B.按飞行弹道特点分类:a.弹道式导弹b.有翼式导弹12.导弹武器的特点:a.射程远b.命中精度高c.威力大d.飞行速度快e.飞行高度高f.重量重,体积大九.电子对抗技术1.电子对抗: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斗争。

2.电子对抗的作用:a.获取军事情报b.破坏敌方作战指挥c.保卫重要目标d.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3.电子对抗发展四阶段:a.电磁波的发现(1888年)b.电子战首开纪录(日俄海战)c.电子战形式初步形成(一战—二战结束)d.电子战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二战以后)4.侦察:a.侦收与识别b.测向与定位5.电子干扰:通过干扰电磁波或使用其他器材吸收、反射电磁波,达到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的目的。

6.电子对抗的主要形式:电子干扰和反干扰。

7.有效实施干扰:技术上必须做到频率相同,功率超过和样式合适。

8.无线电通信干扰:按干扰性质的不同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

9.雷达干扰:有源干扰(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和无源干扰(a.用反射性干扰器材实施干扰b.用吸收性干扰器材实施干扰)。

十.航天技术1.航天技术(空间技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2.军事航天技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3.航天技术的组成: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器、航天检测系统。

4.美国GPS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导航系统。

5.航天运输系统的运输工具:运载火箭(将各种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的单级或多级火箭,因为目前的技术条件单级火箭不具备使各类航天器入轨的条件,所以运载火箭主要指多级火箭)和航天飞机(美国的航天飞机由轨道器、助推器和外燃料箱)6.火箭结构:战斗部、动力系统、平衡系统、躯体结构7.航天器: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8.1964年10月16号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9.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10.1970·4·24东方红一号、2003·10·15神舟五号、2007·10·24嫦娥一号、2008·9·25神舟七号(翟志刚太空行走)十一.夜视技术1.夜视技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2.夜视技术装备:将非可视目标转化为可被人活技术装备感知的传感装置。

3.夜视技术的基础:微光技术、红外技术是当前获得实际应用的红外转换技术、微光像增强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4.夜视技术的方法:直接辐射成像(通过观察景物各部分的能量差异来获得景物图像的细节)和间接反射成像(依靠景物各部分所反射的光量之差异来提供景物图像的细节)5.夜视器材(按敏感的光波波段):热辐射成像、近红外光及可见光成像、紫外光成像。

6.微光及非可见光成像器材:按图像转换和增强原理分类,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热成像仪、激光成像雷达、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7.观察的效果:视角、亮度、对比度8.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所利用的红外线由仪器本身携带的红外光源照射观察目标后反射回来的,致命缺点极易暴露目标):由红外探照灯、红外光学系统、红外变像管、电源。

9.微光夜视仪结构:微光光学系统、像增强器、电源10.闭路微光电视装置结构:摄像机、监视器、控制器十二.新概念武器1.新概念武器: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上有别于传统武器、能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的一类新型武器。

2.新概念武器的特征:a.强调创新性b.作战效能大c.符合时代性d.高度探索性3.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于1960·7由美国梅曼制造。

1961·9中国也制造出激光器。

4.激光器结构:工作物质、激励能源、光学共振腔5.激光器分类: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6.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通信激光武器(高能激光武器和低能激光武器)7.激光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的特点:a.速度快、命中精度高b. 不产生后坐c.威力大,不易受电磁干扰d.没有污染,效费比高8.眼睛的防护:a.采用激光滤光片和护目镜b.释放烟雾c.采用黑挡片罩十三.军事气象1. 气象学:研究大气运动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