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 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市场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同时 存在大量买方和卖方,产品同质无差异,资源流动自由 ,每一买卖者均掌握或通过中介人掌握充分信息。价值 规律和供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 品活动的价格。一般认为自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以后, 完全竞争模式已无现实性。
101570024.6
89080569.8 8627607.1 3861847.7 6617266.4 47163184.6 28163316.4 18999868.2 15050143.9 2981707.5 968016.9
0.04
0.02 0.25 0.16 0.61 0.20 0.29 0.09 0.16 -0.17 0.18
第一讲
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市场环境 分析—以产险市场为例
内容概要
一、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二、国际保险市场发展的新特征 三、我国产险市场发展特征与竞争格局分析 四、我国产险市场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五、完善我国产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六、产险公司如何开发市场:两个案例
“三农保险”的市场开发:借助政府力量 责任保险市场的开发:公共部门的社会责任觉醒
5
做企业的三个境界
德鲁克曾以“三个石匠的比喻”来说明做企业
的三个境界:
第一个石匠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好饭碗”;
第二个石匠说“我做的是一流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说“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正如德鲁克说的,第三个石匠才代表做企业最
高境界。
6
石匠寓言与中国企业发展境界
中国目前的“成功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仍属于第 一种境界,有少数企业进入到第二种,具备第三种境 界的企业凤毛麟角,几近于无。而中国要想获得强大 的国家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一批不仅进入财富 500强 ,而且真正堪称“伟大公司”的企业。 中国企业要想在下一个20年从表面的胜利走向实质的 成功,就必须从第一种境界进入到第二种境界,进而 达到第三种境界。“伟大”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 状态,一种认为自己“永远不够伟大”的心态下对于 “伟大”的持续追求。
(二)保险市场的结构模式
2、垄断竞争市场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市场上大小保险公司并存, 少数大公司在保险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同业 竞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 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内部之间激烈展开。以英 国为例,1994年英国保险市场上有保险公司 672家,其中12家最大的公司垄断了保险业务 的80%以上,其余660家分享的业务不到20%。
其他被视为影响非寿险消费的因素包括:
教育水平——国民教育水平或识字率越高,非寿险需 求越大 宗教——有些穆斯林认为保险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 在一些穆斯林人口众多的地区,保险需求受到抑制。 公民自由——给予公民较大自由的国家对非寿险的需 求比其他国家多 民众私有财产较少的国家或财产权不完善的国家对财 产险及责任险的需求也较少 受政府的影响,个人保险需求会更多地面向本土的保 险企业,特别是强制保险和政策性保险。
7
主要内容
第一讲: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市 场环境分析 第二讲:保险企业的使命与目标管理 第三讲:保险公司的组织 第四讲:保险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五讲: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利润分享计划与股票期权制度
第六讲: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 第七讲:保险招投标管理
思考与讨论(小组作业):
一、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一)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保险市场结构模式 (三)财产保险需求的决定因素 (四)财产保险供给的决定因素
(一) 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保险市场是保险商品交易领域的总称。它既 可以指有形保险交易场所,也可以是无形的保险 交易空间。 1、为保险交易活动提供商品的卖方,即保险供给 方(保险人) 供给主体数量增加快,结构多元化。 2003年61家(产险30家、寿险31);2006年底已 有98家;2009年139家,2011年143家,其中产险 56家(中资36、外资20家)、寿险71家、再保险 8家、保险控股集团8家。 2011年总保费1.43万 亿元,产险4618亿元,占32.2%(2009年25.8%、 2010年26.8%);资产总额6.01万亿元。
2110家;2010年专业中介2570家、兼业机构14.9万家, 保险营销员290万人。2012年全国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32家,同比减少22家,其中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92家、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678家,保险经纪机构 434家,公估机构325家。
(二)保险市场的结构模式
按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由强到弱,分为完全 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 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模式
竞争程度不同、 保险基金运行方式不同、 费率及利润率水平不同、 险种数量及服务质量等对市场反应灵敏度不同、 监管要求不同
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属于哪种模式呢? 未来的市场发展应采用何种模式取向呢?
(三)财产保险需求的决定因素
——经过实证分析验证的国际经验
国民收入水平 正相关性
瑞士再保险公司(1993)发现总体的保险需 求收入弹性是1.35。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非寿险收入弹性分别 是1.14和1.75,表明随一国经济发展,非寿 险的相对重要性提高。 结论:GDP的一定增长会产生保费收入的更 大增长;而且,随着人均GDP提高,需求增 速加快。
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
要掌握管理思想的精髓,必需从对管理的定义入手。身 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弄明白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么?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 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 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 是管理。” 在这个定义中,德鲁克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什么 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关于使命的假设 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作是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 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实务
(Insurance Company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丁 少 群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导)
Email:sqding0980@
个人简介
1986年读本科,学习农村金融与保险。 1990年读硕士研究生,主研农业保险 1993年毕业留校,从事保险学教学科研 1997.10调入福建厦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 系任教,从事金融保险教学 2003.9攻读博士学位 2008.9调入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从个人经历看对中国保险发展的简要认识
504816086.5
10391435.9 7089593.6
601381032.4
13781773.2 13246962.7
735457303.9
20090059.8 17111617.6
0.22
0.46 0.29
2、交易活动中保险商品的购买方,即保险需求方 (保险消费者、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家庭投保率 不到20%、机动车投保率不到70%。2006年人均交 纳保险费56美元、2008年109美元. 2011年,保 险密度为1062元/人,较上年提高100元;保险深 度为3%。 3、交易的对象即保险商品 几十种到几百种、多 样化趋势,产寿险险种创新不断 4、保险市场中介方,即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 估行等。2003年底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2006年
(四)寿险需求的性质与决定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认为,寿险是减少 一个家庭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一种 手段。(Yaari 家庭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考察影响国内寿险和国际寿险市场的主 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的)
文化、宗教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对寿险需求产生强 烈影响。
韩国、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文化倾向于大量储蓄,推动了某些 市场上以储蓄为目的的寿险需求。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1987年 是人均1002元,到2006年增加到11759元(城市),增长了10.7倍 多,而在此期间,居民储蓄存款由3073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 增加了51倍多! 有些穆斯林认为寿险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在一些穆斯林人口众 多的地区,寿险需求受到抑制。 储蓄率增加与人口老龄化联系密切。如日本1995年平均寿命就达 到76.2、82.7岁,老龄化比例20%多,该国居民具有强烈的通过寿 险进行储蓄的倾向。我国呢?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学习的方式:
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保险实务专家讲座 研究生讨论交流
教学的方式
考核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Peter F. Drucker(德鲁克):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LOMA培训教材:Insurance Company Operations , 2003 Harold D. Skipper :国际风险与保险——环境-管理分析 (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寿险管理师培训教材:《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 2006 万 峰:寿险公司战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我国寿险公司的产品管理现状、问题与建 议:主要产品、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与产品策 略的改进 2、我国产险公司产品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3、我国寿险市场的主要组织与竞争格局分析 4、我国产险市场的主要组织与竞争格局分析 5、我国保险企业营销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6、我国产寿险核保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7、我国产寿险理赔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8、我国保险企业再保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与 建议 9、我国保险企业的客户服务现状、问题与建 议 10、我国保险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现状、问 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