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10级水工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杨凤根、杨保全赵燕容、骆祖江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11月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二章地质实习内容 (5)第一节南京汤山湖山地区 (5)第二节阳山碑材公园 (12)第三节汤山猿人洞 (15)第四节南京六合瓜埠山 (17)第五节南京地质博物馆 (21)第三章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5)第一章绪言一、工程地质野外认识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及任务: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质现象。

2、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现象和断层构造。

4、观察地下水现象。

5、学会使用罗盘,包括:测量岩层的产状,并学会在地形图上定点。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区(主要为玄武岩)地貌现象。

2、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层及岩性。

3、观察认识下蜀黄土、浦口组、雨花台组地层沉积物特征。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路线1: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

学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2:火石峰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中国水泥厂采石场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征。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3: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4:明文化村—大石碑—汤山雷公山猿人洞在明文化村古代废弃的采石场,观察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岩性、化石特征。

考察大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

在汤山雷公山猿人洞中,考察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育的溶洞特征,观察洞内的钟乳石特征。

在葫芦洞中考察第四系更新统堆积层特征,观察南京汤山古人类——南京直立人化石(牙齿1枚,头盖骨2件)。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观看介绍瓜埠山地质公园的电视纪录片(20min)。

2、古火山口地貌的观察主要观察古火山口的平顶山地貌,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3、古火山附件地区考察主要观察认识火山岩的类型及其特征,火山岩类型有: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熔岩(玄武岩),了解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的原因。

4、在火山口周边地区观察主要观察白垩系浦口组地层、第三系雨花台组地层特征。

了解河流沉积物的组成与特征,寻找雨花石。

考察第四系下蜀黄土的特征,观察下蜀黄土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此次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此次实习可以了解一些具有一些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获得水利工程地质方面的感性认识,获知岩层的产状,了解罗盘的使用,了解并识别不同的地质构造、获知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溶洞的发育形态等。

借以此深化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培养我们工程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图1-1 地质罗盘结构图图1-2 地质罗盘测产状示意图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1. 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

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

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

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二、实习概况1、实习过程。

此次实习,经过水利工程地质老师的精心准备,事先联系好相关单位,我们在2012年11月17日、18日分别在南京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南京市地质博物馆进行了野外实习。

实习之前,为了野外实习有序的进行,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以每组3人左右自由分组,并且保证女生被分开;每组领取了野外实习的根据,为地质包、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用于方便野外实习;指导老师在野外实习之前,为我们制作了“水工专业《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书中详细的讲解了实习地点的地形,地貌,岩石特征,大大的加深了我们对地质在工程中影响的认识。

2、人员分组情况在保证班级女生被分散开的前提下,本班35人,为了避免最后一组为2人,所以我班采取2组4人,加9组3人。

我们组为4人,分别是:XXX,XXX,XXX,XXX.3、实习时间、地点、内容11月17日上午前往汤山,观察并了解褶皱的基本形态之一-----背斜的同时了解不同岩石的性质,获知地质考察的必要的基本知识等;11月17日中午前往阳山碑材,观察并了解断层构造中的正断层之余参观游览天下第一碑的风景;11月17日下午前往南京猿人洞,观察溶洞的基本形态;11月18日上午前往南京六合地质公园,观察了解石柱林、雨花石等景观并了解其形成过程及原因;11月18日下午前往南京地质博物馆,在老馆中了解了我国地质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典型的岩石标本,在新馆中了解了恐龙时代,以及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生命历程。

第二章地区实习内容第一节南京汤山湖山地区一、概述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km,自南京有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方便。

本区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NEE,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

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m,包括排山、棒锤山。

谷地1: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第二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有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m,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m。

谷底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老宁杭公路)。

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海拔292.3m.泉水:孔山北坡山脚下,有孔山寺泉;棒锤山泉,均为上升泉。

二、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宁镇地区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本次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出露的地层见表1:1、泥盆系(D)(1)中下统:茅山组(D1+2m)在孔山北侧采石场公路东端有出露,厚约20m左右。

岩性:为紫红色间夹灰黄色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呈中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

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

岩石原生色为灰黄色、或者灰白色,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而呈现紫红色。

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群起层呈现整合接触。

(2)上统:五通组(D)3w假整合于茅山组之上,接触面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局部见到细的砾石,砾石成分为茅山组砂岩。

五通组厚约150m,可分为四部分:底部为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

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岩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具纹理之硅质岩等,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1~3cm为主。

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

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粉砂岩薄层。

砂岩中石英含量可达95%以上,硅质胶结,具缝合线构造,具单向斜层理。

上部为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

在灰黑色页岩及灰黄色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木、楔叶木等化石。

顶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非常发育。

2、石炭系(C)分下、中、上统(1)下统(C1):C1分四组:①金陵组(C1j)厚约6m,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

为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茎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底部有一层铁质粉砂岩与五通组接触。

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始分喙石燕、金陵穹房贝等化石。

②高骊山组(C1g)厚度约36m,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颜色发红,有铁锰质薄层堆积。

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夹薄层砂岩,含灰褐色泥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透镜体,见腕足类化石碎片。

中部为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

上部为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灰黑色粘土质及粉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砂岩。

③和州组:(C1h)与上伏高骊山组(C1g)为假整合接触,厚约5m,出露少,零星分布。

岩性:灰黄色泥质及白云质微晶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

化石少,有: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巨长身贝等。

④老虎洞组(C1l)厚度约6m,与和州组假整合接触。

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较坚硬,遇酸仅微起泡,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

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燧石结核,呈透镜体或团块状,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2)中统(C2):黄龙组(C2h)厚度约65m,与老虎洞组为假整合接触。

黄龙组底部有白云岩砾块组成的砾岩,砾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3~5cm为主,由方解石胶结,其晶粒达1cm以上,厚约5m。

黄龙组下部为白色微晶灰岩,斑块巨粒结晶灰岩,晶粒可粗达0.1~1cm,厚约5m。

黄龙组主体部分为灰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线构造来判断其层面产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