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贫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贫营养细菌又称寡养菌,少数在低浓度有机质(1-15mg/L)上即可正常生长的细菌。
一般生活在海水或洁净的淡水中。
2.大肠菌群(coliforms)大肠菌群指任何可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的G-、杆状、无芽孢、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和一些产气杆菌等。
水源、饮水或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代表他们与动物粪便接触的程度,故是饮用水等的重要卫生指标。
3.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生活在健康动物肠道、口腔、皮肤等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4.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微生态学是在细胞水平和分钟水平上研究微观层次生态规律的学科,其任务为:研究正常菌群的本质及其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机制;指导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以用于调整人体的微生态平衡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在微生态失调状态下,原先属于正常菌群中的一些非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或白假丝酵母等)因伺机大量繁殖或转移至其他部位而引起宿主致病者,称条件致病菌。
5.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无菌动物是一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剖腹产的哺乳动物或特别孵育的禽类等实验动物,放在无菌培养器中加以精心培养而获得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动物,可用于在排除正常菌群干扰条件下研究动物的免疫、营养、代谢、衰老和疾病等规律。
6.悉生生物(gnotobiota)悉生生物是一类已人为的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无菌植物。
7.根际微生物(rhizosophere microorganisms)根际微生物又称根圈微生物。
生活在根系临近土壤,依赖根部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8.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organisms)附生微生物指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正常菌群,一般指叶面微生物。
9.互生(metabiosis)互生指两种可独立生活的生物,当他们在一起生活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相互关系。
10.共生(symbiosis)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如菌藻共生的地衣,豆科植物与细菌共生而形成的根瘤菌11.寄生(parasitism)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后者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12.拮抗(antagonism)拮抗又称抗生。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生物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生长发育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例如,抗生素产生菌对抗生素敏感菌,以及产酸菌对酸敏感菌的关系等。
13.猎食(predatism)猎食一般指一种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如原生动物不是细菌或藻类等。
14.混菌培养(mixed cultivation)混菌培养又称混合培养。
一般指同一培养装置中同时培养两种或几种微生物,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的一类培养方法15.产甲烷菌(methanogens)产甲烷菌是一类必须生活在严格厌氧生境下并利用CO2和H2产生甲烷的古生菌。
二、填空题1.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他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与其周围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为10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前四个层次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
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4.每克耕作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大致有一个10倍系列的递减规律,从多到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序不可颠倒)5.在较深的淡水湖或水库等生境中,可分三个不同条件的垂直带,①________区,长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微生物②________区,长有________等微生物③________区,长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微生物6.在水质检验中的大肠菌群是指除包括 E.Coli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肠道细菌7.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每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________个,每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不超过________个8.由霉菌微生物引起得材料劣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种。
9.在工业防霉剂的筛选中,经常要用8种霉菌作为模式试验菌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0.真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还具有致癌作用,如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以及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等。
11.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并进化出与这类环境相适应的各种极端微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2.人体有五大微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厌氧菌,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都是其中的优势菌群14.无菌动物在生理上有几个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等。
15.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对宿主有许多有益的作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16.迄今被记载过得微生物总数约________种,大约只占客观存在种数的________以下。
17.在菌种资源开发中,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他种生物间的主要关系有五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9.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如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如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间的共生如________等。
20.自然界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微生物类群是________,尤其是其中的________属。
21.在民间传统泡菜中,存在着多种乳酸菌,主要种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2.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的例子如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如________;微生物寄生于动物的例子如________。
23.细菌沥滤又称细菌冶金,主要分三阶段;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其中后一步是关键,他由化能自养细菌________来完成的。
24.沼气发酵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第三阶段的主要菌种是________三、选择题1.在较深的湖泊和水库等淡水环境中,厌氧光合细菌集中生长的区域是()A.沿岸区B.浅水区C.深水区D.湖底区。
2.海洋是全球最大的水体,其中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盐浓度为()A.约3%B.约5%C.约10%D.约30%3.良好的饮用水,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能超过()A.1个B.10个C.100个D.1000个4.我国卫生部门规定,每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不可超过()A.1个B.3个C.5个D.10个5.致肝癌的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在()年最先在英国被发现,因该国出现一个10万只火鸡患“X”病事故。
A.1950B.1960C.1970D.19806.致癌性真菌毒素——单端孢烯族毒素T2是由()产生的。
A.黄曲霉B.烟曲霉C.岛青霉D.镰孢菌7.在以下四种细菌中,真正称得上嗜酸菌即生长pH最低的是()A.嗜酸乳杆菌B.弱氧化醋杆菌C.薛氏丙酸菌D.氧化亚铁硫杆菌8.人体正常菌群与人类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互生D.拮抗9.在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是()A.大肠杆菌B.拟杆菌属C.双歧杆菌属D.乳杆菌属10.在下列四种微生物中,有一种非但不是条件致病菌,而且还可制成优良益生菌剂的是()A.大肠杆菌B.脆弱拟杆菌C.白假丝酵母D.嗜酸乳杆菌11.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正常菌群,他们的重量可占粪便的()A.1/2B.1/3C.1/4D.1/512.以下有一组细菌可用于制作微生态制剂的是()A.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B.乳杆菌和大肠杆菌C.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D.双歧杆菌和乳杆菌13.目前已经记载过的微生物种类约有()A.10万种B.15万种C.20万种D.40万种14.在细菌沥滤中,发挥着生产和再生浸矿剂作用的微生物是()A.氧化亚铁硫杆菌B.氧化硫硫杆菌C.贝式硫杆菌D.硝化杆菌15.在沼气发酵的三个阶段的产酸阶段中,主要的微生物群是()A.梭菌属B.丁酸弧菌属C.产氢产乙酸细菌群D.产甲烷菌群答案:填空题1.微生物群体,生物,非生物2.生物群,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分子3.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工农业生产中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4.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5.①沿岸,蓝细菌,光合藻类②深水,光合细菌,③湖底,脱硫弧菌,产甲烷菌6.产气肠杆菌,柠檬酸杆菌,肺炎克氏杆菌7.100,38.霉变,腐朽,腐烂,腐蚀9.黑曲霉,土曲美,绳状曲霉,绿色木霉10.黄曲霉,黄曲霉毒素,镰孢菌,单端孢烯族毒素(T2)11.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耐辐射微生物12.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器,口腔,皮肤13.拟杆菌类,双歧杆菌类,乳杆菌类14.①免疫功能低下②营养要求高③抗病原菌能力下降15.排阻抑制致病菌,提供维生素,产生消化酶,分解毒物,降低Ph,促进肠道蠕动,提高免疫力16.20万,5%17.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8.互生,共生,寄生,拮抗,捕食19.根瘤菌与植物,菌根菌与植物,昆虫与其肠道中的纤维素分解者,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地衣20.放线菌,链霉素21.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戊糖片球菌22.噬菌体,蛭弧菌,各种植物致病菌,各种动物致病菌23.①溶矿②置换③再生浸矿剂,氧化亚铁硫杆菌24.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气阶段,产甲烷菌选择题1. C2. A3. C4. B5. B6. D7. D8. C9.B 10.D 11. B 12. D 13. C 14. A 15.C四、问答题1、微生物在从绿色植物到草食动物的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请指出这样说的理由?答:大部分草食动物都缺乏分解绿色植物的纤维素酶,而草食动物对植物食料的利用依靠的是生长在它们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把纤维素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为动物吸收利用,草食动物(如牛)的瘤胃共生就是微生物帮助草食动物利用绿色植物的明显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