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之晚乎()()..何见事【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翻译:3.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卖油翁》【作家作品】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

【重点字词】1.自矜:()2.释担:()3.睨:()4.发矢:()5.但微颔之:()()6.但手熟尔:()7.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1.以钱覆其口:()()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因曰:()14.康肃笑而遣之:()【通假字】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陋室铭》【作家作品】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

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馨:()5.苔痕上阶绿上:()6.草色入帘青入:()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案牍:()之:()13.何陋之有?之:()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爱莲说》【作家作品】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1.蕃:()2.独:()3.濯:()4.清涟:()5.妖:()6.亭亭:()7.植:()8.亵:()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16.水陆草木之花之:()【句子翻译】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中石兽》【文学常识】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1.临:()2.河干:()3.圮:()4.并:()5.阅:()6.募:()7.求:()8.竟:()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33.啮:()34.坎穴:() 35.至:()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39.遂:() 40.溯流:()41.固:()42.如其言:()43.然则:()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古今异义】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内容理解】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管理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4.肃遂.拜蒙母:于是5.孤岂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7.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8.卿言多务,孰若..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11.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13.大兄..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何见事【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问题探究】5.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6.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孙权:善劝,关心属下;吕蒙:善于听取意见、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8.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涉猎、见往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