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钢轨图像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基于钢轨图像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万方数据
第1期
基于钢轨图像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间。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 算法,该算法包括4个主要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d)中黑线标识的区间为钢轨波磨区间)。 (1)钢轨定位。根据轨道图像中钢轨区域和背 景区域的灰度统计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位置加权 灰度垂直投影分析的钢轨定位算法。该算法能够去 除背景区域对于后续过程的干扰,快速有效地提取 钢轨图像。 (2)傅里叶变换。对钢轨图像按列进行傅里叶 变换,把钢轨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3)波磨线判定。对钢轨图像中的每一列,分 析其傅里叶变换系数,根据占优频率的位置和能量 识别该列是否属于波磨线。 (4)钢轨波磨区间判定。钢轨波磨一般由1组 连续的波磨线构成,对于钢轨图像的每一列进行判 定后,再对钢轨图像进行区间分析,识别是否存在 符合要求的波磨区间。
处理,得到
(c)典型波磨线的能量谱曲线
EN(m)=毒塑生
∑E(歹)
i=1
(4)
额率
式中:EN(m)为归一化的能量值,EN(m)∈[o, 1]。 需要注意的是,直流分量E(o)等于平均灰 度,它受光照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归一化时没有 考虑它。 傅里叶变换性质表明任意一个函数都可以表示 为不同周期的正弦函数的线性加权和,而且傅里叶 变换系数的模E(m)体现了频率为m的正弦函数的 重要程度。因此,如果钢轨图像IR某一行的灰度 值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的波动,说明特定频率的正 弦函数的重要程度高,而其他频率的正弦函数贡献
1.2波磨线的判定 通过ITL算法提取钢轨图像后,需要分析钢 轨图像每一列的频域特征,并且判定其是否为波磨 线。波磨线判定包括2个步骤:首先对图像列进行 傅里叶变换,然后根据其频域特征判定该列是否为
波磨线。
m∈[1,h/2] 式中:t,为能量谱的阈值,是外部输入参数。
250 j型200
(5)
世 球150
钢轨的位置T为
T—argmaxSg(p)P
E[1,bo—b+1]
(2)
其中,
㈤嚣辫叭e,输入的轨道图像笛翁甏赢嬲黧
算法流程
“Y村1刊‘I割陬
辛翠耋
畦笔1
&(p)一∑g(i)
式中:S。砷为特征值向量G中从位置P开始长度为 b的所有特征值之和。 根据平均灰度投影算法(传统方法)和ITL 算法(改进算法)得到的钢轨定位结果如图2所 示。图中:虚线所示为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 实线为采用改进算法得到的结果。
定的依据。
在手工标注l 000条波磨线和背景直线的基础 上,对波磨线的上述3个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图 4给出了统计分析结果。由图4可见:背景直线的 占优频率主要集中在超低频区间,其值绝大部分都 小于5;而波磨线的也主要集中于低频区间,但其 值绝大部分在5~35之间;背景直线占优频率的能 量值主要在0.01以下,而典型波磨线占优频率的 能量值分布却更加分散一些;背景直线的累积能量 偏小,而波磨线的则往往比较大。 根据以上这些特征值的统计结果,提出了2种 波磨线判定算法:频率阈值法和累积能量阚值法。
相对较小。
(d1典,魁背景直线的能量谱曲线
图3钢轨图像中典型波磨线和背景直线的灰度曲线和能 量谱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波峰都对应占优 频率,但其归一化能量值必须大于特定的阈值。 占优频率可以推导出3个判定波磨线的特征, 它们分别是频率值D,归一化能量互_以及累积能
量(Accumulated Energy)EA。钢轨图像第z行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00
坐标
fa)典型波磨线的灰度曲线
200
假设输入的钢轨图像为IR,其宽度记为b,高 度记为h。对图像IR中的第z列进行傅里叶变换, 其傅里叶变换系数FI(m)为
h--1
嚣”o
《100
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l 000
算轨道图像每一列的灰度均值与灰度方差的比值, 然后将该比值乘以1个位置权重,得到该列的特征 值;组合轨道图像每一列的特征值,得到其特征值 向量,然后搜索特征值之和最大的定长区间即为钢
轨区域。
假设I(x,y)为轨道图像I中坐标(z,y)处的 灰度值,则轨道图像第z列的特征值g(z)为
g(z)2躺训(z)z E[1,6。]
关键词:钢轨波磨;轨道检测;傅里叶变换;波磨线;波磨区间;图像频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U21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4632.2016.01.04
钢轨波浪形磨耗简称钢轨波磨,是指钢轨沿纵
向表面出现的周期性的类似波浪形状的一种不平顺
器特征和机器学习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 目前常用的基于计算视觉的波磨检测技术。该方法 对整幅钢轨图像抽取Gabor纹理特征,然后应用 K一近邻方法进行波磨识别,取得了比较高的识别 效果。但是该方法基于钢轨图像的全局特征,Ga— bor滤波速度比较慢,而且它还需要离线的模型训
r(z)为
如,一£发主忽厶。㈤
Energy
显然R是b维的、取值为o~1的向量,搜索 结果向量中最大的连续区间,其长度记为z。则判 定钢轨图像波磨区间的函数c为
2≥。。 l<t3
式中:厶。和厂眦分别为占优频率的下限和上限,
均为外部输入参数。 在式(7)中,r(z)等于1时代表波磨线,等 于0时代表背景线。如果钢轨图像第z列不存在占 优频率,则直接判定该列为背景线。 2)累积能量阈值法(Accumulate
匿0.06 蔓0.04
002 0
0
20
30
40
50
60
70
舳
90
100
归~化能量,103 (c)背景线的pI一化能量分布
p 1一化能景/1 0j d)波磨线的p I一化能量分7
e)背景线的积岽能量分卉】
(D波磨线的积祟能量分_ffj
图4钢轨图像占优频率特征值的统计分析结果
1)频率阈值法(Frequency
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通过统计分析钢轨图像中钢轨波磨线和背景线的傅里叶变换系数,发现波磨线的能量集中在频率
比较低的区间,而背景线的能量分布比较分散。基于此钢轨图像的频域特征提出了新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首
先设计并采用基于位置加权的钢轨定位算法,以快速从轨道图像中提取出钢轨的图像;然后基于钢轨图像每列 的傅里叶变换特征,提出频率阈值法和累积能量阈值法2种钢轨波磨线识别算法;最后依据识别出的钢轨波磨 线的连续性判定钢轨的波磨区间。结合实际线路的轨道图像,采用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钢轨波磨检测效果的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2.19%和97.25%,比传统方法提高了约4%和1l%, 检测速度也提高了1倍以上。
定义能量谱分布中波峰对应的频率为占优频率
(Dominant
Frequency),记为,,则第z行的占优
频率.厂:可以定义为 ^一argmax(EN(m)l EN(m)≥t1)
万方数据
第1期
基于钢轨图像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占优频率 a)背景线的占优频率分布
0 10 0.08
占优频率 b)波磨线的占优频率分砷
E(m)一∑I(x,y)e辛
y=O
坐标
(3)
(b)典型背景直线的灰度曲线
式中:m为频率,mE[o,^一1]。 E(m)是一个复数,波磨判定算法主要关注的 是其能量谱和频率特性,因此,需要计算R(m)的 模,记为E(m)。因为实数序列傅里叶变换的系数
频率
是对称的,为了便于计算,所以只考虑t(m)的 前半部分,并且对其能量谱即模E(m)进行归一化
否包含波磨。
1基于频域特性的钢轨波磨检测算法
在巡检系统采集的图像中钢轨波磨体现为明暗 相间的周期模式。如果把图像按列进行傅里叶变 换,那么钢轨的波磨线在频域上的能量分布具有明 显的稀疏性,并且波磨线的能量集中在低频的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235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20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项目(2014JBZ003) 第一作者:李清勇(1979),男,湖南涟源人,教授。E-mail:liqy@bjtu.edu.cn
Track
a)不同算法定位的钢轨K域
(b}特征值向量曲线
图2钢轨定位方法对比实例
由图2可见:采用传统方法定位钢轨图像时, 因为上方有强烈的外界光照,该方法错误地将钢轨 定位在虚线区域;而改进算法较准确地定位了钢轨 图像。
Localization,ITL)算法。ITL算法首先计
万方数据
中国铁道科学
第37卷
练过程,使用不够方便。
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轨头表面缺陷[1]。长期以来, 钢轨波磨检测大多采用专用卡尺进行人工抽样测 量,检测效率低。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 型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弦测法、惯性基
准法和机器视觉方法[1。3]。弦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利
用钢轨上两测点的连线作为测量弦,中间测点到该 弦的垂直距离作为钢轨波磨的测量值。惯性基准法 的原理是计算加速度计安装点相对惯性坐标系的位 移,加速度计一般安装在构架上,并在轴箱上安装 光电位移计,测量轴箱相对加速度计安装点的位 移[4]。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在弦测法或惯性基准 法中,研究人员正在考虑采用光电摄像和图像处理 技术获得位移信号,以提高检测精度[5]。当前,基 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载轨道巡检系统在国内外都得到 广泛应用[6‘9],这些轨道巡检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线 路环境(包括轨道)的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然后运 用先进的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特定的后端处理。 相应地,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得 到重视和应用。Mandriota等提出了基于空间滤波
第3 7卷,第1期 2 0 1 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