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汉翻译对比

俄汉翻译对比

《俄汉翻译对比》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342024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俄语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翻译本身属于一种对比方法。

语言体系不同,表达各有所长,比如俄汉两种语言,前者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句式如叠床架屋,层层环套,后者形式疏放,铺排流散,行文似珠玉满盘,错落自然,句法之外,俄汉语义、修辞、文体亦不乏种种差异,具体到翻译过程,凡此均应纳入语言对比之列。

力求理论结合实践,突出教学中的“疑难”,侧重阐述俄汉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语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对其的翻译转换。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俄语广告标题中谚语的变异与翻译,以及苏联解体后某些新的语言现象等。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程将始终凸显语言差异与对比理念,旨在通过全方位差异性对比与分析,培养学习者双语差异意识及俄汉语转换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技翻译理论、原则,理解中俄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特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中俄翻译的标准,学会欣赏名家翻译的长处,掌握翻译的各种技巧与方法,并能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是科技翻译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难点是中俄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课程讲授法、课堂练习分析法为主,辅以相应的课外练习。

有取有舍,因人而异。

有些章节精讲,部分章节大体涉猎或由学生自学,教师课后进行辅导,答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做课后习题,并辅以精选练习;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采取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课件习题辅助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做大量语法习题以深入巩固语法知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要求练习内容与讲授内容紧密相连,练习应达到一定数量,以使学生能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吸收,并最终能熟练灵活使用。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目标
考查学生对俄语科技类文章的翻译技巧和处理方法以及科技文翻译水平。

3.成绩构成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七)主要参考书目:
《现代科技俄语翻译技巧》,丁景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二、中文摘要
力求理论结合实践,突出教学中的“疑难”,侧重阐述俄汉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语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对其的翻译转换。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俄语广告标题中谚语的变异与翻译,以及苏联解体后某些新的语言现象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大纲内容
第1部分对比语言学与翻译学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分类与渊源
2) 我国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
对比研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语言学关系研究综述
第2部分俄汉语法对比与翻译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俄汉语言的基本语法特点对比
2)俄汉语词类划分原则对比
重点:
俄汉语各种词类的对比与翻译
难点:
俄汉语若干语义句型的对比与翻译
第3部分俄汉语序的对比与翻译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俄汉语时空意义的语序对比与翻译
2)俄汉语定语语序的对比与翻译
重点:
俄汉语简单句语序的对比与翻译难点:
俄汉语复合句对比与翻译
第4部分俄汉词汇对比与翻译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俄汉语词汇总特征的对比
2)俄汉语词汇量的对比
重点:
俄汉语常用词数量对比与有关研究难点:
俄汉缩略语对比
第5部分俄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俄汉语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对比
2)俄汉思维方式的对比
重点:
俄汉语数字文化对比
难点:
俄汉表示特有事物词语及其翻译方法第6部分俄语广告标题与谚语及其翻译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俄语广告标题与谚语
2)广告标题的基本语言特点与功能
重点:
广告标题中谚语变异
难点:
广告标题中谚语的翻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