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俄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2004年6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un.,2004第22卷第3期 JO U RN A L OF SOCIA L SCIEN CE O F JIA M U SI U N IV ERSIT Y V ol .22N o .3俄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王丽萍(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长期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容易出错之处,归纳总结出俄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理解和翻译、语法现象的理解和翻译两方面。

[关键词]俄汉语;翻译;词汇;语法现象[中图分类号]H3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4)03-0124-02 全国俄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俄译汉“一题为10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规定“俄译汉”为20分。

两个大纲除在大纲难度指标和翻译速度的要求上有差别外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原文内容,这需要一定的翻译基础训练。

实践证明:要提高翻译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的能力,必须加大翻译练习中次常用词的重复率,也就是说,既要提高选材的覆盖面,也要提高翻译练习的难度。

此外,还要提高翻译的准确率,这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容易出错之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词汇的理解和翻译句子是由词构成的。

一个句子,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词在句子中的实际意义往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用词确切俄汉语大多数词都是一词多义。

但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只有一个意义。

原文词的一个意义,在意文中又可以找到几个同意表达手段。

选词时,要根据原文词在上下文中的确切意义和语义搭配模式,例如Á½±¿这个词。

1) ÂǺͼÄÀÂÃÀ¹µ±½ºÁ½±¿¿À³À´À´ÀÂÀµ±.建筑师们绘制出了新城市的平面图。

2) ±²Àɺ¶¿±Ê¶´À¹±³Àµ±³ÍÁÀ½¿º½º¾¶ÃÑɿͻÁÂÀº¹³ÀµÃij¶¿Í»Á½±¿³Äº¿¶µ¶½º.我们厂的工人用三个星期完成了全月生产计划。

3) ¿Ãµ¶½±½µÀ¼½±µÁÀ¹±Â±¿¶¶ÃÀÃı³½¶¿¿À¾ÅÁ½±¿Å.他按预先拟订的提纲做了报告。

2.词汇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除了表达一定的意义外,还具有表示亲昵、爱怜和憎恶等色彩。

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好恶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不同。

这种态度,必须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或相应的手段来表达。

俄汉语中都有一部分词本身即有感情色彩,这样的词语翻译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许多中立词,如其在使用中无任何褒贬可言,当然应译为中立词,但如果他们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一定的褒义或贬义,那在翻译时应给予体现。

例如:1) ÄÀ-´ÂÀ¾±µ¿À¶¹±³À¶³±¿º¶,ÄÀ³±ÂºËº,À¼ÀÄÀÂÀ¾¿¶¾À¸¶Ä¾¶ÉıÄοºÀµ¿À²Å¸ű¹¿À¶´ÀÃŵ±ÂÃijÀ,²ÅµÎÀ¿Àñ¾Í¾ÉÄÀ¿º¿±¶ÃÄΓµ¶¾À¼Â±ÄºÉ¶Ã¼º¾”´ÀÃŵ±ÂÃijÀ¾.同志们,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这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哪怕是最“民主的”国家,做梦也想不到的。

2) ÄÈÍÀóÀ²Àµ¶ºÃɱÃÄÎ;¶Éı½º,¹±ÏÄÀñ¸±½ºÃο¶Â±¹.父辈们过去一直向往自由和幸福,他们为此进行过无数次的战斗。

¾¶ÉıÄÎ是修辞上的中立词,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带有褒贬的色彩。

俄汉语中有一些词除词汇意义、感情色彩之外,还带有特殊的色彩——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限定某些词只适用于某种场合或某种语体中。

原文中带有这样色彩的词,翻译时也应选用同样色彩的词来表达。

例如:À´À³À³ÃÄÅÁ±¶Ä³Ãº½ÅÃÀµ¿Ñ¶´ÀÁÀµÁºÃ±¿ºÑ.条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3.词量的增减俄语词与词的搭配习惯,许多情况下与汉语有较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情况是词与词搭配缺少中间过渡词,如直接按字面译成汉语,或者不符合汉语习惯,或者会使中国人产生误解,这时译成汉语须加词;另一种情形则相反,几个词搭配之后产生重复,直接译成汉语显得罗嗦,这时汉译文中须减词。

1)加词 ½¶¼ÄÂÀ¿¿À-³ÍɺýºÄ¶½Î¿Í¶ÅÃÄÂÀ»Ãij±À²½¶´É±ÄºÅüÀÂÑÄÄÂŵɶ½À³¶¼,ÀóÀ²ÀµÑĶ´ÀÀÄÀµ¿ÀÀ²Â±¹¿À»±ÂºÆ¾¶ÄºÉ¶Ã¼À»Â±²ÀÄÍ.电子计算机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人的劳动效率,把人从单调的算术运算中解放出来。

2)减词 ±³¶½¿¶ÀÃı¿±³½º³±½ÃÑ¿±ÏĺÇÅÃÁ¶Ç±ÇºµÀÃ帶¿ºÑÇ,À¿ÅÁÀ¿Àº¿±ÃÄÀ»Éº³À±²Àı½µ±½Îʶ.—124—¹[收稿日期]2003-06-15 [作者简介]王丽萍(196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讲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