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个性,放飞思想---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文章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以我之笔抒我之心”,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
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
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头痛上作文课的现象。
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
其实,语文教师如果能在作文教学方面仔细探讨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活,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利用无限广阔的生活与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文,喜欢作文。
下面是我在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浅薄之见,仅与同行商榷。
一、教师指导应具有个性化恩格斯曾把人的个性比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宇宙万物之灵的“灵”之所在。
学生作文的个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师的个性教学为前提,没有个性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地道的语文教学。
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
倡导教学个性,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
”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
新课标在写作上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由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摒弃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授意、出题、订框结构、输送素材到学生的“语言组装”写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教学模式。
其次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和创新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努力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第三,要鼓励学生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写成的文章,新颖独特,富有个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
为确保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个性鲜明的作文来,教师个性化作文指导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
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新课标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保证个性化作文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具体做法可以:1、利用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有计划地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扎记、评论,以求每阅必有得。
2、每天布置背诵、理解一首古典诗词,看电视新闻,阅读一篇报刊杂志的美文,写一篇练笔的回家作业3、不定期地开展读书读报和作文竞赛,检查阅读效果。
二是要加强作文章法的训练指导。
文无定法,但有章法,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性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得遵循这种体制。
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收尾,所谓“起、承、转、合”,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地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才可以提倡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一、学生表达富有个性化初中作文教学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注意作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的语言以及必要的表现方法外,应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
除了教师个性化指导外,关键还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从拟题、选材、文体、立意构思到语言的运用,都可闪现学生个性化的亮点。
1、拟题力求新颖独特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有一个灵活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
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学生自拟题目时,不要千篇一律,如以“贫困”为话题的作文,不是《贫困》就是《说贫困》。
而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去拟题。
譬如《穷且益坚》、《我贫困,我美丽》、《贫困是首歌》、《感谢清贫》、《青山在,何以贫》、《最贫是无志》等富有个性的题目多好。
拟题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有个性,可巧借一些方法。
如引用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修辞法《搬“文山”会“填海”》,符号法《拼搏+谋略=成功》,标点法《减负!减负?》,反常法《以胖为荣》等。
其实文题的个性化已经为作文的个性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要与别人不一样”的思想自始至终要贯穿在作文过程中。
2、选材要独辟蹊径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
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
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
如妈妈生日到了,以《特殊的生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多同学会想到一般的蛋糕、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不能突出“特殊”,有的同学写“打扫整理房间”,“陪妈妈看电影、聊天”等写得生动就不落俗套。
又如写《桥》或《考试》之类,最好跟人生联系起来,可以写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行为的考试,品德的考试。
3、构思力求推陈出新“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个性化的构思使文章具有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
可以体现在设置悬念,巧置误会。
先抑后扬,情节陡转。
细节凸现,线索交替。
物观世界,借物喻理。
起句不凡,结句出韵。
题记导入,尾声拓展。
标题串线,镜头组合等,这些粗看起来较难,实际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好课本里的范文,再加上自己作文时有意尝试和琢磨,一定能行。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再给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则更令读者拍案叫绝。
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可谓新颖别致,有个性。
4、语言力求体现独特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与每一个鲜活的写作个体相对应的,浸透着写作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活泼的生命色素的语言,是书写纯真心灵、抒发真挚情感的语言,语言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要使语言出采、作文生色的方法有许多,写作语言个性化常见的策略有:如巧用修辞、渗透哲理、运用叠音词、骈散结合、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引用名言警句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现独特性。
如有些学生个性幽默,那么他的文章可以幽默风趣些,有的学生喜欢用优美的词句,那么就可以生动形象些,有的学生喜欢用平实的语言,也无妨,可以朴实见长。
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喜欢哪一类语言,在写作上多学习那一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技巧,尽量朝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个性。
三、作文评价体现个性化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发现甚至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而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
新课标关于作文个性评价上提到:“不仅要注意考察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保持传统的“面批、互评、针对评改、师生共评、个别评改、综合评改”外,作文批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的修改需老师的指导。
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尝试:一是指导自改。
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导学生反复自改,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反复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
二是教师作示范性修改。
教师浏览全班作文,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点评,作为修改的范例印发给学生。
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导。
然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荐两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学生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写好作文后记。
还可设计一些有特色的评改方式。
譬如制订好评分标准。
材料真实(15分),有创新(15分),条理清楚(20分),有重点(20分),语句通顺(20分),书写工整(10分)。
让学生把评分标准工整地抄在作文的后面。
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逐个进行打分。
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文后,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样作文得失一目了然,便于修改。
个性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自由,是对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字里行间表述真情,弘扬个性。
冰心曾说过:“人的心灵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
”让我们带着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和写作吧,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火热的激情。
“清水出芙蓉,一枝独秀耳。
”让学生作文真正注入活水源头,使学生作文成为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