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之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开题报告之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综述相结合, 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学说,对比了各 种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的优劣, 总结出国内外解决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难问题,博采众家之 长,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2)实施方案 1、确定选题。 2、搜集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与导师和同学讨论,构思论文的基本内容框架。 3、经过研究讨论修改,逐步完善,完成定稿,形成论文。 (3)可行性分析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有过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本人在校期间对相关理 论有过一定的学习和理解,并且有老师的精心指导,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丰富且查阅方便, 以上诸多条件都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四、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2013.3.4-3.15 2013.3.18-3.29 2013.4.1-4.26 2013.4.29-5.10 2013.5.13- 五、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主要内容 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调查相关数据, 准备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根据相关数据,撰写论文初稿 充实、修改论文初稿 准备论文答辩 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论文初稿 定稿成文 论文答辩 预期目标 深入理解选题
青岛工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学 年 专 姓 学
目 院 级 业 名 号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 管理学院 2011 级 工商管理 徐秀芳 201106107117 尹焕三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2013 年 3 月 1 日
一、选题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1. 选题来源:自拟题目 2. 选题依据和背景: 21 世纪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知识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能利用好知识优势的个人和企业将成为知识经济的强者。知识经 济的发展,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变得突出,知识型员工成为企 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知识型员工的核心工作内容是知识创新,用知识的 力量转换为经济的产物。当今企业的发展依靠知识型员工,可以看出知识型员工在知识 经济时代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近年来企业在知识型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严重挑战, 思考和探索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激励机制对知识 型员工已经不适应了,激励手段的缺失会造成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3. 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 最大程度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 提高工作热情,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保持企业的强盛竞争力,成为当今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内容,也成为了研究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只发挥出小 部分即 20%~30%;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员工却可发挥出潜力的 80%~90%。因此, 使每位员工始终处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是企业追求的理想状态。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 效的激励,可以促进企业的资本价值增值。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在知识型员工中形成良 性竞争态势,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能够开发知识型员工的潜 在能力, 促进知识型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 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理论多是针对普通员工的管理,而知识型员工有其特殊性,对 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人力资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查阅的主要文献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动态: 知识员工的概念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来的。他 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从两方面来描述知识型工作者的特征:首先,他们可能会由于 心情不佳而导致生产率下降;其次,他们不是雇员而是志愿者,尽管他们也获得报酬。知 识管理专家弗朗西斯·赫瑞比在《管理知识员工》中认为知识员工是组织中重要的财富, 经济时代的动力是知识,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创造性的领域。另一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 姆仆在《如何激励知识工作者》中,提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依次是: “个体 成长” (33.74%)、 “工作自主” (30.51%)、 “业务成就” (28.69%)、 “金钱财 富”(7.07%)。 我国学者和相关机构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上做出来很 大贡献。在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分析方面,国内学者如彭剑锋,张望军在《如何激励知识型 员工》做了概括,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一、掌握丰富的知识;二、具有不断学习的倾向; 三、个体自我意识很强;四、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五、对企业大团体依赖性小;六、劳 动过程灵活难以控制等。彭剑锋、张望军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 中外对比,对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知 识员工的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和工作激励四大激励模式。针对个人成长因素, 肖光强在《如何管理知识员工》一文中指出要重视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注重对员 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 学习机会,从而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 专门针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避免了传统的激励机制由于激励 手段的缺失造成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针对性的研究使我们得到了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需求 以及发生激励作用的特点,给进一步的激励研究和企业实践开辟了道路。国内外的研究中 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研究一般都会进行详细的定量研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 增强说服力。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需求和激励效果会随着内外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针对 知识型员工激励在各项干扰变量影响下的作用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逐渐增多。
三、研究内容 (一)学术构想与思路 本文阐述了知识型员工及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基本概念,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型员 工研究现状, 整合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机制与相应的运行策 略。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知识型员工激励概述 2.1 知识型员工的含义 2.2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2.3 激励理论 3 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3.1 华为公司简介 3.2 华为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 3.3 华为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分析 4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4.1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分析与整合 4.2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构建 5 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分析 5.1 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基本策略 5.2 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具体对策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3-26. [2]彼得.德鲁克.21 世纪的管理挑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6:131. [3]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9. [4]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4-65. [5]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中外管理,1999,(8):36-38. [6]彭剑锋,张望军: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科研管理》,2001,(6):91-92. [7]杨蓉,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6-70. [8]侯贵松,知识管理与创新,第一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33-135. [9]汪群、王颖,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现代经济探讨,2001,(8):44-46. [10]李军.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60-61. [11]单香菊.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河北煤炭,2012,(2):22-24. [12]贺婵娟.知识型员工流失分析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89-91. [13]董清艳.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3):66-68. [14]陈祖武.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99-100. [15]梁永利,初凤荣.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93-95.
指导教师签字: 年 审核小组意见 月 日
审核小组成员签字: 年 注:1、表格不够可加附页。 2、审核小组意见由开题领导小组填写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