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
六号p似小白脸七上八下九两条
十号q三深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四五一个样着色深带一二一
十六深带连着点十七深带跑得远
十八人小肚子大十九中间一点腰
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像葫芦瓢
二十二两两一点Y黑脚,Xpq一担挑
1号染色体(中央)
p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
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

着丝粒染色很浅。

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
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

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

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

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深带,在较好的标本还可以分出较好的更多的带纹。

5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6号染色体(亚中)
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

7号染色体(亚中)
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且可分为两条。

8号染色体(亚中)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
p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
9号染色体(亚中)苗条
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10号染色体(亚中)第一条宽浓
p中段有1-2条深带,q有间隔基本均匀的3条深带。

远端2条相距较近。

近侧的一条着色最深。

11号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可能染色
p中央有一宽阔的深带有时再分出较窄的一条。

着丝粒可能染色。

q近着丝粒有
一深带,中部有2条紧邻的宽阔的深带,后者常融合为一。

12号染色体(亚中)
p中部为一条深带,q近着丝粒有一深带,中段有一宽阔的深带,这两者之间有一明显的浅带。

在较好的标本上中段宽阔的深带可分为3条。

中间一条较宽,着色较浓。

此外。

在末端还可见另一条较窄的深带。

11号和12号带型相似,但可根据臂率(11号p较长)和q中段深带的位置(即11号的深带稍偏远端)等加以区别。

13号染色体(近端)
q远端着色较深,常可见4条中等着色带,中部两条宽而深。

14号染色体(近端)
q有4条深带,近端一条窄的和一条宽的深带常融合在一起,中部深带很窄,远部深带很宽。

15号染色体(近端)
q中部为一较宽深带,近端有一较窄深带,远端的深带接近末端。

16号染色体(中央)
p有一条较浅的着色深带,q近端次溢痕处中等着色,远端1到2条中等着色带。

17号染色体(亚中)
p为浅染,有一较窄的深带,q近端有一阴性节段,远端为一条中等着色带。

18号染色体(亚中)
p浅染,q近端和远端各有一条深带
19号染色体(中央)
着丝粒两侧为深带,其余均为浅带,但在较好标本中,p可见有一条深带,q臂有2条深带。

20号染色体(中央)
p上有一明显的深带,q上有2条深带,但染色较浅。

21号染色体(近端)
q近侧有一宽阔浓染的深带。

22号染色体(近端)
着丝粒两侧深染,q中部有一条窄的深带。

x染色体(亚中)
p中央有一明显的深带,宛如“竹节状”,在较好标本,q的近侧和远侧还可见一窄带。

q上可见4条深带,近侧的一条最明显。

Y染色体(近端)
p末端有一窄的深带,q的远侧深染。

较好的标本中,Y的q可区别4条深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