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遗传学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幻灯片

分子遗传学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幻灯片

缩卷曲成粗細一致、染色均
勻、但长短不一的紧密物体, 是为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 染色体与染色质
人类细胞在分裂的不同时期, 染色体可呈现不 同的状态。
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都是伸展状态,称为 染色质(chromatin),它是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的核蛋白物质。
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染色质纤维盘绕,折叠 形成状态不同又各具特色的染色体(chromosome)。
分子遗传学人类染色 体与染色体病幻灯片
人类生命的开始
• 人类生命的最初是从 叫作受精卵的一个细 胞开始的。受精卵不 断重复着分裂,分化 为脸、手脚、心脏和 血管等等,最终分裂 至细胞数达到60兆左 右时呈现出人类的样 子。
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
• 单单一个细胞怎样能顺利 分裂成为人类的样子呢, 而且我们每个人的头发颜 色以及瞳孔颜色等等都是 怎样遗传的呢?决定这些
➢ 人类染色体的包装
从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从DNA到染色体的长度压缩过程
➢ 人类染色体的识别
核型是指将一个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根据其相 对恒定的形态特征,依次分组排列所形成的图像。
正常男性核型
正常女性核型
➢ 人类染色体的正常核型
(一)非显带染色体核型
非显带核型:染色体呈均一的颜色,不同染色体的区别 就是相对长度和着丝粒的相对位置,长短和着丝粒位置 相似的染色体难以辨别,染色体微小结构的畸变无法探 测。
随体 随体柄(次级缢痕)
短臂 (p)
常染色质区 着丝粒(初级缢痕)
长臂 (q)
次级缢痕
端粒(异染色质区)
染色体的结构形态在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清晰
着丝粒、短臂和长臂
端粒
➢ 人类染色体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中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近端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
常染色质
状态 松散
异染色质 凝缩
染色
活性
染色浅
具有转录活性
染色深
转录活性低或不转录, 是遗传惰性区通常 含有不表达的基因, 复制晚于其它染色质 区
➢ 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类型和数目
在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它们成对存 在,组成23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倍体(diploid), 2n=46。
染色单体
中央着 丝粒(M) 染色体
亚中着 丝粒
(SM) 染色体
近端着 丝粒
(ST) 染色体
➢ 人类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其主要化学组成
DNA(脱氧核糖核酸) 蛋白质 组蛋白—碱性蛋白,带正电荷
(H1、H2A、H2B、 H3、H4) 非组蛋白—酸性蛋白,带负电荷 少量RNA
DNA和组蛋白的含量接近 1:1,比值相对稳定。
1971年,法国巴黎会议确定了国际上通用的四种染色体显带 技术: 喹吖因荧光法(Q banding) 胰酶吉姆萨法(G banding) 逆相吉姆萨法(R banding) 着丝粒区异染色质法(C banding)
喹吖因荧光法(Q banding)
G-banding: 标本经胰蛋白酶处理后, 应用Giemsa染色,镜检、 分析,显示深染和浅染 相间的带纹。
Denver(丹佛)体制:1960年,在美国Denver召开了 第一届国际细胞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定正常人有丝 分裂染色体的标准命名体制。
丹佛体制(Denver system)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 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七组:
A组:1~3,最大 B组:4、5 次大 C组:6~12+X 中 D组:13~15 中 E组:16~18 ,小 F组:19、20,次小 G组:21、22 +Y,最小
其它显带技术: T-显带:末端显带 C-显带:着丝粒显带 NOR:特异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
高分辨显带:对染色体的分析达到了亚带(subband) 的水平。使我们能够确认那些更为微小的染色体结构改 变。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
T-bands NOR
2. 显带染色体命名的国际体制
在显带染色体标本上,每条染色体都由一系列连续的 带纹构成,没有非带区。 (1)界标(land-mark)界标是每条染色体上稳定的、 有显著形态学特征的部位。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端、 着丝粒和某些明显的深染带或浅染带。 (2)区 两个相邻界标之间的染色体区域。 (3)带 分布于染色体的整个区域,明暗相间、深浅 交替。 (4)亚带 在带的甚础上,再分出若干细小的带纹叫 亚带。高分辨显带技术使对染色体的分析达到了亚带 水平。
人类染色体编组和各组染色体的基本特征(Denver 体制)
非显带染色体核型
(二)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带命名的国际体制
染色体显带:经不同的方法处理染色体,经染色后使染色 体在纵轴上显示明、暗或着色深、浅相间的横纹即显带 (Banding)。
带型(banding pattern):这种带对每一条染色体来说都是 独特的,可以区分和确认每一条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 常染色质 位置:常位于核央。 着色:碱性染料着 色浅。 功能:疏松伸展, 螺旋化程度 底,能活跃 地进行转录 复制。
➢ 异染色质 位置:常位于核边缘。 着色:碱性染料着色深。 功能:高度折叠浓缩,
螺旋化程度高, 不能活跃地进行 转录复制。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间期细胞核 染色质
优点:长期保存、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
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 常规带型。
G-banding核型分析
46, XX
46, XY
常规G-banding使每个单倍体都可以显示350~550条带,
每条带大约代表5×106~10×106bp的DNA。
逆相吉姆萨法(R banding):标本经盐溶液处理后,应用 Giemsa染色,显带与G显带相反,利于观察染色体末端结 构变化。
的就是遗传信息。
• 遗传信息(gene)存在于 人类细胞的染色体 (chromosome)中 。
人类染色体究竟是什么呢?
• 承载生物体內所有遗传物质 的构造称为染色体 (chromosome),能够被特定 染剂染上顏色。平时細胞核
內的染色体延长成丝状,分
散于細胞核內,染色亦深浅
不一,称为染色质 (chromatin)。但在細胞分裂 的过程中,染色质不断地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