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卫生事业管理学
/副教授
M: QQ: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l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相关概念; l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方针、特点和 作用; l了解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 战。
提要
学习意义
第一节 卫生事业
一、相关概念
1. 卫生与健康: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1989年):健康是一种在身体 上、心理上、社会功能上和道德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的状态。
1.以农村为重点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 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级卫生保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农村卫生工 作的“龙头工程”。
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
务网。 巩固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 高度重视和做好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
一、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heath service management):是
指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 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 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一)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 主体是政府,具体由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 管理。 社会资本不断进入卫生服务领域,成为政府卫生服务体系 的有效补充。
3.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 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 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 补助。
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
4. 卫生系统:
卫生系统指卫生机构及卫生从业人员按一定秩序 和内部联系组成的功能整体,是社会系统的重要 子系统。包括: ◦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医疗服务体系 ◦ 医疗保障体系 ◦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 卫生管理体系 ◦ 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等
三、卫生事业的特点 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
为目的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四、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障
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具的特色与优势。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 根据中医药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
努力造就新一代名中医。 改革、完善中药材生产组织管理形式。
4.依靠科技与教育
加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 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 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
2012年,人均预期寿命74岁,IMR10.3‰,MMR24.5/10 万 2020婴年儿,死人亡均率预(期IM寿R)命和77孕岁产,妇U死5亡MR率1(3‰MM,RM)M的R变20化/1趋0万
势
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从死因中的第一位下降到第9位, 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建立健全艾滋病、乙肝、结核病 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
妇幼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孕产妇产前检查 率达到95%,住院分娩率达到99%;新生儿访视率达到92%,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7%。
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 、《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等11部有关卫生方面 的;国务院颁布实施了46部行政法规。
l 文化大革命期间停顿
l 1978年,恢复并更名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l 1988年,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
l 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二级学科。
参考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 医改相关配套文件 近期有关卫生改革的论文
三、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二)面临的挑战
➢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 需求多样化和层次化。
➢医疗卫生体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健全:公共卫生、“看病难、看 病贵”、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
➢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机制仍不完善
医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医改的根本性目标有两个:
一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看病不贵)、 可及性(看病不难)、适宜性(安全有效); 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各级政府共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 :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 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是指为维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 善和创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 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一切行为与措施。
健康是卫生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健康是目的,卫生 是措施。
2. 事业:
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规模的,对社会 发展有影响的系统活动。
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其运行中由国家提供经费补 助的社会公共事务。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计划方式 :主要表现为中长期计划,区域卫生规划、财 政预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计划具有方向性、指令性 和指导性。
法律方式: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 关系。法律手段具有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经济方式: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 和控制。经济方式具有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基本理论、特点和规律、方针策
略、SWOT等。 卫生组织改革:组织系统设计、系统功能评价等。 卫生政策:资源筹集与配置、医疗保障与救助、机构
管理、产业发展、科技教育、监督管理等。 卫生行政管理:行政部门存在的问题、改善方法等。
四、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
素,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性质 综合性:需要应用管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 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 科的综合知识。 交叉性:该学科是管理学与医学、社会学、哲学等各 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
行政方式:主要表现为政策和行政命令,规范卫生机构的 行为。
项目方式:项目管理,能够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的原则
✓面向工农兵 ✓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20世纪80~90年代的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 ✓城乡兼顾 ✓中西医结合
思考与讨论
1、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意义? 2、你感受到的中国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 3、我国卫生事业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预防为主
预防是最经济、最人道、最主动、最有效的防治疾病的 方针,符合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预防为主是我国控制疾病形势的需要。 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各级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
重要措施。
3.中西医并重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 计划 管理
13
(四)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卫生事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运用大量的卫生资源(人、 财、物、技术、信息等),卫生服务的提供以各类卫 生资源为基础,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 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是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卫生信息管理 药品管理 中医药管理 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
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其 他相关人员。
卫生系统活动:核心是各类卫生组织向居民提供及时、 有效、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基本 药物制度。
社会卫生措施:是保证卫生系统活动有效运行的基本 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 卫生规制、卫生行为。
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专业队伍。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各级党政领导重视。 社会各部门协作配合。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爱国卫生运动、SARS的有效控制。
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 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
三、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一)取得的成就
➢人民健康水平 ➢重大传染病防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妇幼卫生保健水平 ➢卫生法制化建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95.44万 个;床位数达到516.0万张,平均每千人3.81张;卫生人员 总数620.3万人,平均每千人有执业医生1.82人。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 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逐年 提高,2014年达到320元。
二、卫生事业的性质 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 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公益性,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投资不是为 了营利,而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其 效益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
福利性,福利性服务是现代国家和政府职责范围 内的核心,是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必须为公民提 供的社会保障服务。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 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发 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 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