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书中内容提要及读书感想):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全球的新闻信息传播与交流日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书以历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力图对外国新闻传播发展的脉络做出梳理,全部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及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意义,基本方法。
对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进程进行叙述,并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较为明晰的整理出人类在不同阶段里新闻信息传播事业的不同特点。
第二部分着重挑选了在全球新闻传播发展进程中既具有特点,又在当今世界新闻传媒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以它们不同类型的新闻传播发展体系向读者展示多姿多彩的传媒业概况。
第三部分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模式及发展。
本书依托几个体制,社会形态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描述,凸显出不同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
历史是对一定时期内发生事情的总结,其中囊括经济,政治,文化。
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很多上层建筑,例如本书提到的新闻传播与发展,常道,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可见经济决定政治,社会形态,例如我国的大唐时期,经济发达则政治开明,文化呈现大繁荣姿态,而文化也对政治经济起到一定的影响,文化对社会的变革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重要的影响,拿近代前期洋务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来举例,国人一直向西方学习,思索强国御辱的方法,不管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救亡图存中改良各个政策,最终都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反观欧洲革命,均是从
思想宣传文化渲染而调动人民情绪斗志,而将革命推向高潮的。
再举一例,文化的传播和垄断对人的成长和国家性质都是非常重要的,细想来还真是恐怖,无论是当时欧洲教皇向平民兜售赎罪券还是我国秦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垄断。
对当时的社会及人民都是受到极大影响的。
而以上种种思想文化的宣传又是依托传播而进行下去的,所以传播这个名词在历史上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记得看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砍头的照片,旁边的群众面无表情,甚至是抱着看好戏的面孔而去的,他们并不知道若是这次的变革成功会给他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试想若是此次变法能成功利用传播这一手段向大众展示新政也许也不会落得如此惨淡收场。
当时社会文化死板,消息传播闭塞,映衬出人们的目光短浅,卑躬屈膝。
生来贵贱有异的思想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别就在于此。
海洋文明造就出一群敢于探索和发现的外国人,他们大胆奔放,不肯拘于一格,使得出现大批的启蒙运动者,无论是强调人权提出《人民契约论》《社会主权说》的卢梭还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抨击人,歌颂人的《神曲》,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敢于冲破世俗思想,在这种文化的渲染和大力的传播之下人们思想得到解放从而使革命取得胜利,推动社会进程,开启新纪元。
综上,传播对于时代的变革,人们的成长及思想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当今社会仍然在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前进,懂得传媒史,了解历史背景下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认为此书既是叙述史实,又探讨传播史上的得失,以古鉴今,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对传媒史的学习有所帮助的。
一.新闻传播起源综述
1.1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与新闻传播活动
1.1.1语言的出现
1.1.2口语传播
1.1.3口语传播的辅助手段
1.2文字的出现与手写新闻传播
1.2.1文字的产生
1.2.2手写新闻传播
1.3印刷术的发明与印刷新闻传播的早期发展
1.3.1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1.3.2印刷新闻传播的早期发展
第二章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2.1西欧专制王权型传播事业模式
--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
2.2贵族分封型传播事业模式
--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
2.3殖民地型传播事业模式
- -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
封建社会形态在人类历史上生存时间漫长。
发展空间广阔,
因而各个国家封建社会的新闻传播事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类型与发展轨迹,他们定的成长过程不仅在当时便展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还对后续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及世界上其他的新闻传播事业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将帮助我们对世界新闻史的整体发展框架与历程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
为了比较清晰的介绍这段内容丰富的历史,我们将首先在此对封建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些基本分体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分期与内容
1新闻传播事业的分期问题
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既与其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同步,又有着特定的自我发展规律性;它既可能像政治。
文化等上层建筑一样随着其下的经济基础而转变,也可能因为某种历史的特殊背景及原因儿呈现出与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统不同步的现象。
因为它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自己的内在发展规律和阶段性上升的区分特征。
因此,封建社会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的分期,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常识性的世界封建社会制度的分期时限----即西方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开端,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告终;在东方,虽然各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时间不等,但大抵以十八,十九世纪世界范围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而结
束。
相形之下,封建社会传播事业史的历史上限在西方大约起自公元十五,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其下限则终止于西方各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新闻传播事业体制占据社会大众传播主导地位的十七,十八世纪-----即相应于史学界所描述的封建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衰亡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时期。
东方的封建传播体制则诞生与延续的时间更久,更长。
比如中国,在公元9世纪的盛唐时代,就出现了封建官报系统的萌芽—邸报,在宋代(北宋)又出现了民间私人的小报东方各国封建传播体系的瓦解是于其殖民化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紧密相连的,因而在实践上药明显晚于西方。
第三章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3.1渐进的改良之路
----英国新型传播事业体系的简历
3.2起伏的曲折之路
-----法国新型传播事业体系的建立
3.3 突进的平坦之路
-------美国新型传播事业体系的建立
3.4二元化的变通之路
------日本近代新型传播事业体系的建立
3.5强迫性的外部植入之路
-------德日现代传播事业新体系的建立
3.6市场的竞争
--- ---廉价报刊的崛起
3.7独立报业的典范
-------泰晤士报
自由资本主义是紧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衰亡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一方面孕育成熟于封建社会的母体之内,蛋又有着同这一母体截然相异的内质外形。
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深刻地发现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特定性质,亦将有助于我们对生成发展于这一新的空间之中的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特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按照一般社会学的知识,每一个社会形态的结构系统都可以近似的分为三个不同地位的社会子系统: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文化系统,我们的比较就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在封建社会的结构之中,经济子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以自给自足为鲜明特征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这种自然经济的点就是在于自给自足,没有商品,没有流通,不需要社会化的市场和大规模的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
真可谓“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显然,这种经济结构及内涵对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需要是很小的。
相形之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子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流动。
必须流动。
它总是用商品价值----而不是特权,地位,身份来衡量人世间的一切人与物。
它要求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通讯传播系统来传递各种信息,以利于整个社会中的商品生产,销售,分配工作能够顺利周转进行。
资本的出现带来了经济放任,自由竞争的观念;带来了人身权利平等,信息自由流通的局面。
日益强大的资本家阶层要求政府不应该查收私人事务,阻挠市场的公平竞争,而应该仅仅作为一个社会的中立仲裁机构,为社会全体大众服务。
显然,这种新的经济结构系统必然地要求产生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事业体系同其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