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粉刺功能性化妆品

抗粉刺功能性化妆品

专题十二抗痤疮类功能性化妆品一、痤疮的定义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

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

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

它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都有影响。

二、痤疮的表现(一)粉刺1、白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它主要是缺乏运动导致便秘造成的。

这类粉刺大都长在眼睛的四周,并不严重,丘疹呈小点状,颜色偏白。

白头粉刺基本上用不着用手去挤压或用暗疱针挑,只要多饮食含钙的食品、多吃蔬菜,少吃甜食,它一般可以被皮肤自行吸收的。

2、黑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黑头粉刺常常长在鼻子部位和鼻梁两侧面颊上,因为这两个部位的皮脂腺比较发达,汗毛孔也较粗,毛孔常常呈张开状,为黑头粉刺的产生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当皮脂腺的皮脂源源不断地被分泌出来时,如果不及时加以清洁祛除,营养丰富的皮脂就会拥堵在宽大的毛孔中,而毛孔中的皮脂对灰尘和死亡细胞特别有吸附力,它们很快就会混合在一起堵塞毛孔的通道,而灰尘中的细菌则找到了舒适的温床,开始时是黄白色的小点,逐渐变成暗红色或黑色的小痘,用手挤压可以挤出如浓浆状的物质,这就是黑头粉刺。

(二)丘疹:是痤疮最基本的损害。

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三)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

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

这种情况愈后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

(四)结节: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之有压痛。

当青春痘发炎反应严重到某个程度,原本的粉刺内容物就在皮肤当中散布祼露,在这当在所引起的水肿和幼芽组织反应,都会使痘痘变得又硬又痛,当然也变得很难消除。

(五)囊肿:在结节的基础上, 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

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感觉,挤压之可有脓、血溢出。

(六)疤痕: 疤痕是痤疮(青春痘)的最严重的损害。

在炎性丘疹以上的严重损害,因真皮组织遭到破坏,愈后结缔组织修补从而形成疤痕。

疤痕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使大面积的表皮缺损,该部位的表皮不能再生,将由真皮的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所取代,这样就出现了疤痕。

疤痕一旦形成,不易自行消退。

三、痤疮的成因近年的研究不断在证实痤疮(青春痘)的发病机理及使病情加重的诱发机制,主要与性激素、皮脂分泌、脂质成份、免疫功能、毛囊角化、微生物、炎症因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关。

(一)遗传父母在年轻时发生痤疮,子女在同年龄段发生痤疮几率很大。

一是遗传皮肤机能状态,如皮脂腺分泌情况,二是遗传面部对痤疮的反应状态。

但是,这只是一种遗传因素,决不是遗传病,并且通过积极预防和恰当疗完全可以彻底治愈,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并且愈后无任何后遗症。

(二)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分泌过多的皮脂和未及时清除的汗液、灰尘、病菌、螨虫等阻塞皮脂腺口,引起青春痘。

(三)毛囊口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堵塞毛囊口,使皮脂不能排泄出去,而形成痤疮。

(四)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

正常痤疮是不发炎的,但当细菌侵入毛囊,并进行大量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毛囊周围炎症,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结节、脓肿等。

(五)毛囊皮脂腺结构内炎症剧烈破坏毛囊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痤疮(青春痘)最基本的损害炎性丘疹。

在闭塞的毛囊皮脂腺内部,大量皮脂、大量脓细胞把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形成结节、囊肿和粉瘤,最后破坏皮肤甚至形成疤痕。

(六)化妆品引起的痤疮外用劣质化妆品长期刺激皮肤,并使毛囊孔堵塞,容易诱发痤疮的形成。

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毛囊口的堵塞而引发的粉刺及其一系列症状,近年来比较多见。

例如头发刘海过长、常用太油的发胶,会引起额头局部痤疮;如果使用的乳液、粉底不合适,或上妆太厚,也常会因堵塞毛孔而使双颊出现痤疮;此外,刷牙时残留在嘴唇周围的含氟牙膏也可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痤疮。

中医理论从中医理论来看,不同部位的痤疮,是人体不同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脏腑的各种病理变化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于外。

面部的不同部位与不同的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面部相应部位的痤疮。

如果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常可引起心火旺盛、心火上炎,这时额头上常常会长出痤疮来,提醒人该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充足,并多喝水;如果长期嗜食辛辣、油腻、嗜酒,就会脾胃蕴热,不仅消化不良、口干、口臭,便秘等问题也会找上门来,鼻子上也常常会冒出一些“粉刺”来提醒您,需要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了;如果长在鼻梁,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是长在鼻头处,可能是胃火大、消化系统异常;若在鼻头两侧,就可能跟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如果平时压力过大,又没有学会适当调节,给自己“解压”,肝郁气滞的各种症状便会随着压力增大而日益明显,人常常会感到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甚至为一点点小事而暴跳如雷,双颊容易长出“青春痘”,其中左边脸颊可能是肝功能不顺畅,如肝脏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状况。

右边脸颊则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

这就提醒您,该注意调节、放松一下心情了;粉刺长在下巴表示肾功能受损或内分泌系统失调。

有些女性下巴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每次月经来潮前几天尤为明显,这通常与月经失调及经前期综合征有着密切联系。

除了位臵外,痤疮的颜色也会透露出疾病信息,如果痤疮的颜色鲜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痤疮的颜色较暗,则提示有肝郁、肾虚或血淤的存在。

四、化妆品的选择针对上述粉刺的形成原因,在抗粉刺化妆品中添加相应的成分阻止粉刺的形成,减轻粉刺症状。

对于皮脂的过剩分泌,可以使用皮脂抑制剂,对于角化亢进引起的毛囊堵塞,可以使用角质溶解剥离剂,要抑制细菌的繁殖可以使用杀菌剂。

(一)皮脂抑制剂皮脂分泌亢进是由雄性激素所支配的,使用对雄性激素有对抗作用的药物从皮肤内部控制皮脂分泌是有效的,主要药物有雌二醇、雌酮、乙炔雌二醇等。

(二)角质溶解剥离剂在发生粉刺时表皮角化亢进,可引起面疱,为使面疱的头部开口将内容物排出,可以配合硫磺、水杨酸、间苯二酚使角质溶解或剥离。

(三)杀菌剂痤疮丙酸杆菌是粉刺发生原因中最重要的,使细菌减少会对粉刺有所改善。

常用杀菌剂有氯苄烷铵、氯化苄甲乙氧铵、红霉素、果酸等。

(四)抗粉刺活性物质的开发一些新开发出的活性物质在抗粉刺化妆品中可起到综合作用。

果酸因其良好的角质层剥脱性和表皮解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抗粉刺产品中。

目前利用天然动植物提取物(甘菊、春黄菊、黄芩、苦参等)来防治痤疮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丁香:丁香散发的香气中所含的丁香酚,其杀菌能力比石炭酸强5 倍以上,有极好的空气消毒功效。

对多种致病性真菌、球菌、链球菌及肺炎、痢疾、绿逐、大肠、伤寒等杆菌以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丁香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丁香提取物抗菌机理可能是与氨基糖苷类竞争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大黄: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抑制厌氧菌作用略高于甲硝痤,实验证明大黄素在体内外条件下均可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稀B 的生物合成,是花生四稀酸脂氧酶的抑制剂可以有减少痤疮的言症反应,从而减少痤疮的皮损疤痕等。

3. 黄芩:黄芩外用可以抑制皮脂腺中二氢睾酮的生成。

并对痤疮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4. 丹参:丹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起革兰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痤疮棒状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及温和的雌激素样作用,同时其水溶成分丹参素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参与痤疮的免疫环节。

疗效判定评价标准:目前祛痘药品疗效判定标准普遍都是按照“卫生部皮肤病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进行分级判定的:①痊愈; 皮损消退;②显效: 皮损消退> 60 %;③有效: 皮损消退> 20 %~60 %;④无效: 皮损消退< 20 %或加重。

虽然对于研制祛痘化妆品的企业来说实施不够快捷方便, 尤其在筛选多个祛痘功效成分和配方时会耗费较长的试验时间。

但是疗效型的祛痘化妆品与普通化妆皮相比毕竟强调的是其功效性,因此套用卫生部皮肤病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也是适合的。

五、痤疮性皮肤护理对于痤疮性皮肤的护理需要时间和耐心,尤其是要掌握正确的护理程序。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般性的痤疮皮肤美容院护理步骤——第一步消毒双手第二步清洁皮肤第三步涂抹收敛水,深层洁面第四步检查皮肤第五步喷雾脸约8分钟〖在蒸汽的水里加入特殊的成分,如金缕梅(Hamamelis)和旱金莲属(Kapuzinerkresse)萃取液,具有软化皮肤的效果〗第六步去角质(去除角质层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外乎是分解表皮角质细胞的连结即外力性去角质,或是直接分解角质物质即化学性去角质。

对于痤疮性皮肤,磨砂是一种彻底的去角质方法,可以使皮肤表面光滑,然而磨砂粒子只能清除皮肤表面的皮屑,无法深入皮脂腺滤泡。

化学性去角质的过程则不同,这类去角质过程中会添加分解或软化角质皮肤的物质。

酵素去角质法是化学性去角质中的特殊形式。

具有分解特定角质皮肤的酵素,如取自于胰腺(Pankreatin),可以达到去除角质层的效果。

由于该物质活动的最佳温度为38℃,因此酵素去角质产品必须先加温,且在使用期间保持温热和潮湿。

一般而言,皮肤表面正常温度低于这个数值,喷雾使用的效果不是很好。

这种去角质法可以在喷雾时,搭配使用,效果会非常良好。

但当面部溃烂较为严重时,不要再去角质。

第七步按摩(当皮肤遭到挤压,如清除青春痘或按摩发炎部位时,会使化脓的现象往周围蔓延。

尽管如此,为了能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能将发炎的产物经淋巴排泄出去,必须借助各种淋巴引流和刺激淋巴的技术。

通过对皮肤温和按压以及按摩可以提高淋巴、血液的流畅,且不会刺激皮肤,也不会使发炎现象再度蔓延。

淋巴引流法可以加速痤疮化脓的痊愈,除此之外,对于生理和心理的解压也相当有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