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暑假实践报告题目关于浙江城乡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学院美术学院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年级 2009级学号 2009276020姓名冯超2011 年 9 月 1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序言 (2)一、从以下方面看到社会保障问题 (2)(一)城乡居民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 (2)(二)城乡居民医药费完全自理的比例 (2)(三)养老保险在城乡的覆盖率 (3)(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3)二、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4)(一)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保障力度 (4)(二)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更加到位,确保老人安定晚年 (4)(三)克服困难,坚决落实农民工的权益,提高福利 (4)附录: (6)关于浙江城乡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摘要: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得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近年来国家政府也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城乡居民们也因此相应跟多的权益。
此次对浙江城乡居民关于社会保障的医疗和养老方面做了一些调查,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的保障问题有一些看法,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些我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团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农民工序言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制及有关具体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居民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城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度,存在的问题和对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了解当地的社会保障工作的内容和成果。
应该重视农民工的保障问题,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力度和范围。
一、从以下方面看到社会保障问题(一)城乡居民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体制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帮助和保障的制度和措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今的社会正在快速发展,除了物质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之外,人们生活的保障也在加强中,相比从前,现在的人们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更多的权益。
此次我对一百个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政府为居民提供了好的卫生服务的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共占到了68.9%,对政府提供了普遍的社会保障的表示满意的人占了71.1%,表示不太满意的占了28.9%。
因此可以得出居民对政府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还是很认可的,其工作成果也是显著的。
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是起到了一个“稳定器”作用,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同时,它也是政府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个表现,帮助大部分的人获得权益。
现在,一个以养老保险、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快速推进和发展。
(二)城乡居民医药费完全自理的比例根据此次调查,医药费能报销一点的占70%,能报销一半以上的占14.4%,能报销70%以上的占15.6%,完全自理的占0%,剩下的是表示不清楚的。
医疗保障作为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所着重治理的对象。
前几年所发生的医疗回扣事件,在民众中引起了及其不好的影响。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看病贵”表现为居民看病支出较高,根据有关调查,目前在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中,因病致贫的家庭显著增加。
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进医院就意味着花钱。
不过近几年随着医疗保障的发展,许多群众都参了保,特别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医疗,看病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意味着高昂的医药费。
(三)养老保险在城乡的覆盖率对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来说,尊老爱幼一直是一项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赡养老人,特别是对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很重的担子。
对于许多80后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现在都已快30岁左右。
古人说:“30而立”,但是在网络调查中,有一部分人是啃老族,还有的一些则是只能养活自己,30而立真正能立的起来的又有多少呢?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1%人口的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所以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①。
在此次调查中,家庭中没有60岁以上的人口的占5.5%。
有一个的占17.8%,有两个的占28.9%。
有三个的占25.6%,有四个的占22.2%。
其中77.8%表示家中有办养老保险。
随着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的加强,群众参保的类型也趋向多样化,既有城镇养老保险,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城市中矛盾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群众的探讨。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每天在烈日下辛苦工作,为建设城市奉献着自己,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缘这些房子。
他们的住宿通常都是租住房或借住单位的房子或住在工地上的简易房中。
这些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却是超长的,除了下雨天不能作业外几乎是没有休息日的。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的问题,他们的医疗保障等问题很难解决,生了病大多是自己解决,其中可以报销的占了……只有小部分的农民工有几项社会保障,并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这些现象无不显示着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的迫切性。
另外从不利方面讲,农民工们收入低,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法律意识较淡薄,是社会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而且最为农村人他们进城务工,既不享有城市居民的保障,也被排除在农村之外,就像是两块夹板的小隙缝被人所忽略。
农民工其实是连接城市和农村文化的一个链子,许多农民工返乡之后都在家发展事业,抑或是把城市的现状告诉家人,把城市的文化带进农村。
而且,对城市的发展来说,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不仅是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也是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引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政策。
二、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一)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保障力度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开展,这项工作也有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价段的社保水平不可能很高,社保项目不可能太全,因此未来这项工作要走的路还很长。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严格执行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进程加快的特点。
另外,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变财政支出的各项比例。
而且,有许多老年居民的保障仍没有落实,城镇居民保险和农村居民的保险有很大差别,要逐步消除这种差别,是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部分。
最后一点,政府应该对居民多做宣传,让居民更加了解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居民所享有的权利。
除此之外,要建立社会保障的监察体制,确保正常运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向国外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优秀的国家学习和借鉴,引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和运行。
(二)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更加到位,确保老人安定晚年由于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的农村人的生活变富裕了,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养老保险还不是很普遍的事物,反而更热衷于婚葬嫁娶的操办,把养老完全交由下一代。
说到底,这还是由于养儿防老的思想的根生蒂固,许多农民对于保险的意识还很淡薄。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已,四世同堂或是三世同堂都是一些普遍的现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条件的提高和思想的变化,如何养老现在有了更多的方式:子女养老、去敬老院、办养老保险、请专人照顾等。
不管养老方式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让老人安度晚年。
现在的子女由于忙碌的工作无暇对老人周全照顾,以上提到的去敬老院和专人照顾是他们中较多的选择,但是这些之时提供了生活上的保障,家人的温暖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需要的。
应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另外。
对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应该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政府积极普及社会养老体制,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和不平等性。
(三)克服困难,坚决落实农民工的权益,提高福利不管从工资待遇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要提高农民工的权益。
改善社会风气,尊重农民工的工作价值,有些知识分子中特别是在大学生当中还是存在着瞧不起农民工的人,自持受过高等教育。
许多时候听见这个词总觉得很刺耳,“农民工”这只是作为他们的职业,并不代表低人一等。
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工作如何,工作除了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谋生手段。
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存在着很大缺陷的,例如可以加大工地的施工环境的保障措施或者是劳动部门对农民工的知识和法律培训,成立专门的组织为他们谋福利。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有属于自己的组织是很有有必要的。
政府可以为农民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体制,这一部分人的保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从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来推进社会保障的发展,特别是医疗保险,工伤赔偿,养老保险,住宿保障等,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实际的做法是政府制定相关规定,切实落实农民工的社会权益。
附录:关于社会保障的问卷调查1你对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大满意 D很不满意2对政府提供了普遍的社会保障是否满意A是 B否3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中医疗支出所占的比例A15%-13% B13%-10% C10%以下4如果生了病,医药费是否能报销A 完全自理B 能报销一点C 能报销一半以上D能报销70%以上5对养老等社会保障的看法A很公平 B比较公平 C不大公平 D很不公平6在您的家庭中,60岁以上的人口数有几个?A没有 B一个 C两个 D三个 E四个7家庭中,是否有办养老保险(请对所属地打钩,农村或者城市)A有 B没有8您所参保的保险类型A城镇养老保险 B农村社会养老保险C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D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E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此调查报告在温州,宁波,上虞三地各分发30份。
结果如下图。
调查结果第一题A选项比率B选项比率C选项比率D选项比率温州16.7% 43.3% 23.3% 16.7%上虞23.3% 53.3% 16.7% 6.7%宁波16.7% 53.3% 26.7% 3.3%总18.9% 50% 22.2% 8.9%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二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温州 60% 40% 上虞 80% 20% 宁波 73.3% 26.7% 总71.1%28.9%0%10%20%30%40%50%60%70%80%9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三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温州 20% 40% 40% 上虞 30% 46.7% 23.3% 宁波 30% 50% 20% 总26.7%45.6%27.7%0%10%20%30%40%50%6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四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温州 0% 66.7% 13.3% 20% 上虞 0% 73.3% 13.3% 13.4% 宁波 0% 70% 16.7% 13.3% 总0%70%14.4%15.6%0%10%20%30%40%50%60%70%8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五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温州 16.7% 50% 23.3% 10% 上虞 6.7% 26.7% 63.3% 3.3% 宁波 20% 36.7% 40% 3.3% 总14.4%37.8%42.2%5.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六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E 选项比率 温州 10% 16.7% 36.6% 16.7% 20% 上虞 3.3% 16.7% 30% 26.7% 23.3% 宁波 3.3% 20% 20% 33.3% 23.4% 总5.5%17.8%28.9%25.6%22.2%0%10%20%30%4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E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七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 温州 83.3% 16.6% 上虞 66.7% 33.3% 宁波 83.3% 16.7% 总77.8%22.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第八题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E 选项比率 温州 26.7% 10% 23.3% 16.7% 23.3% 上虞 16.7% 20% 23.3% 20% 20% 宁波 16.7% 20% 26.7% 26.6% 10% 总20%16.7%24.4%21.1%17.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A 选项比率B 选项比率C 选项比率D 选项比率E 选项比率温州上虞宁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