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阿片类药物-0411

常用阿片类药物-0411

--国食药监安[2004]7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泰勒宁在癌痛中的应用
泰勒宁作为一个中等强度镇痛药,由于其起效 快速,作用机理不同于吗啡。在癌痛治疗中遵 循“IBC”原则,即
I Initial Pain
初发痛(中度疼痛)
B Breakthrough Pain
爆发痛
C Co-administration in Severe Pain 重度疼痛联合应用
剂量转换
药物名称
等效剂量
倍数
羟考酮
20mg
1
吗啡
30-40mg
1.5-2
二氢可待因
80mg
4
羟考酮控释片(4)
不良反应 常见(>5%): 便秘、恶心、困倦、眩晕、呕吐、瘙痒、头痛、
口干、出汗、乏力 少见(1%以下):
全身性:以外创伤、胸痛、面部水肿、颈痛 心血管:偏头痛、昏厥、血管扩张、ST下降 消化:吞咽困难、嗳气、胀气、胃肠紊乱、食欲增加 神经:步态异常、焦虑、失眠、抑郁、幻觉、感觉迟钝、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内分布均匀, 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 有毒,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或从肾脏 排泄,半衰期一般为1-4小时。
【功能主治】 用于癌性痛及术后止痛、关 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
【用法及用量】每次口服0.25-0.5g,1日3-4 次。1日量不宜超过4g。
【不良反应和注意】对胃肠道刺激较少, 不引起胃肠道出血。但可引起恶心、呕吐、 出汗、腹痛及面色苍白等。剂量过大可引 起肝脏损害,极少数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 死亡。
片;退热净;雅司达 ,泰诺林,泰诺,斯耐普,一 粒清
【外文名】 Paracetamol,Acetaminophen,Fortolin,Panodol, Snaplets, Sufferin, Tylenol
【药理作用】本品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 谢产生,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 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 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 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
快速起效
羟考酮
持续起效
+ AcroContinTM、
技术
奥施康定®
奥施康定®
双相缓释制剂 12小时给药一次 适用于中至重度的癌症疼痛、术后疼痛
和需用强阿片类药物的重度疼痛
5 mg
10 mg
20 mg
40 mg
80 mg
羟考酮控释片(1)
药理、毒理: 性状:蒂巴因衍生物,白色无味结晶性
耳鸣、震颤等 代谢:水肿、口渴、低纳血症 呼吸:咽炎、声音改变 皮肤:干燥、剥脱性皮炎 泌尿:排尿困难、血尿、阳痿
羟考酮控释制剂小结
阿片受体完全激动剂( μ和к ) 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5-2倍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虽具阿片药物特有的副作用但恶心较少,更
少的幻觉及瘙痒
代谢物几乎没有药理学效应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可能有效
泰勒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567例慢性疼痛患者用药调查: 疗前VAS 5.91±1.05, 疗后VAS 0.67±0.82
100 %
80
60
40
20 11.82 5.82
0
恶心/呕吐
头晕
4.59
2.15
1.41
出汗
便秘/腹泻
嗜睡
--泰勒宁片药物依赖性流行病学调查评价
泰勒宁-长期服用耐受性好
567例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用药调查: 平均连续用药18.4±9.8天, 连续用药>28天者占14.1%
stimulation
morphia
analgesia
吗啡药理特点
镇痛作用主要部位:中脑、脊髓 不影响意识及其它感觉 镇痛范围广 镇静、消除焦虑、紧张、恐惧情绪 提高疼痛耐受性
安全:起效时间与半衰期相近,可 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解毒;
无极量:可随时加量,效果较好, 副作用较少.
• 不同阿片类药物对内脏痛效果不同。 • 羟考酮对实验性内脏痛效果强于吗啡。 • 该优势在慢性内脏痛治疗中更有潜力。
吗啡注射液/吗啡片
盐酸吗啡注射液(1)
【英文名】Morph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理毒理】本品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 时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有镇咳作用(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 床)。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使其对二氧化碳张力的反应性降低, 过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本品兴奋平滑肌,增加肠道平滑肌张力引 起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可使外周血管 扩张,尚有缩瞳、镇吐等作用(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床)。阿片 类药物的镇痛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实验证明采用离子导入吗啡于脊髓 胶质区,可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背角神经元放电,但不影响其他感 觉神经传递。按阿片受体激动后产生的不同效应分型,吗啡可激动μ、 κ及δ型受体,故产生镇痛、呼吸抑制、欣快成瘾。阿片类药物可使神 经末梢对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 放减少,并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神经细胞内的cAMP浓度减少, 提示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与cAMP有一定关系。
商品名:泰勒宁® 通用名:氨酚羟考酮片 本品为组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盐酸羟考
酮5mg 对乙酰氨基酚325mg 适应症
治疗各种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用量与用法
每次服用1-2片,每日3-4次 ,p.o;每 日用量不超过12片
泰勒宁:中、重度镇痛
2片泰勒宁相当于 口服30mg吗啡; 2片泰勒宁相当于 肌注75mg度冷丁
等效剂量
倍数
吗啡
10mg
1
二氢可待因
30-40mg
3-4
可待因
60mg
6
注意: 当全日剂量超过240mg无效时,请改用其它药
双氢可待因(4)
不良反应: 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 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类似,但表现轻微
对乙酰氨基酚
【别名】 醋氨酚;扑热息痛; 【其它复方制剂】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止痛
由对乙酰氨基酚参与 构成的复方阿片制剂
路盖克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泰勒宁
路盖克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成分】 每片片剂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10mg, 对乙酰氨基酚500mg
【适应症】 各种疼痛。包括癌症引起的中
度疼痛以及创伤性及外科术后疼痛;肌肉 疼痛如腰痛、背痛、风湿痛;头痛、牙痛续性疼痛。
需要增加药量 9.9%
不需增加药量 90.1%
--泰勒宁片药物依赖性流行病学调查评价
羟考酮控释片 (奥施康定)
羟考酮
强效阿片类止痛剂 阿片生物碱蒂巴因(二甲氢吗啡)的衍生物 全球广泛应用长达80年之久 对 和 阿片受体同时具有亲和力 阿片类药物典型的不良反应
采用双相释放技术开发的羟考酮
吸收: 良好 普通片: 口服0.5小时起效, 持续4小时 控释片: 口服1.6-1.8小时达峰值,消除半衰期3.5- 4.5小 时, 持续12小时
双氢可待因(3)
用法用量:
普通片: 30mg/次, 4-6次/日, 口服
控释片: 20-120mg/次, 2次/日, 口服
剂量转换:
药物名称
盐酸吗啡注射液(2)
【药代动力学】本品皮下和肌内注射吸收迅速,皮下注射 30分钟后即可吸收60%,吸收后迅速分布至肺、肝、脾、肾 等各组织。成人中仅有少量吗啡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 已能产生高效的镇痛作用。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消 除T1/21.7~3小时,蛋白结合率26%~36%。一次给药镇痛 作用维持4~6小时。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60%~70%在肝 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成去甲基吗啡,20%为游 离型。主要经肾脏排出,少量经胆汁和乳汁排出。
重度的疼痛 (=10分)
泰勒宁(中、重度, 4-7分)
缓释、即释吗啡 (重度,>7分)
NSAIDS(轻度,1-4分)
轻度的疼痛 (=1分)
泰勒宁:普通处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含麻醉药品复 方制剂管理的通知》:
口服固体制剂每剂量单位含羟考酮以羟考 酮碱计不超过5mg,且该制剂中不含其它列入特 殊管制药品的复方制剂按处方药管理。
粉末,可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阿片类镇痛药,阿片受体强激动剂 中、强效镇痛作用 有个体差异 可产生耐受性 有依赖性,但可能比吗啡弱
羟考酮控释片(2)
2.分布: 骨骼肌、肝脏、肠道、肺、脾、脑、乳汁 3.代谢: 羟考酮→去甲羟考酮(主要)→葡萄糖醛酸
→羟氢吗啡酮(次要)→葡萄糖醛酸 4.排泄: 肾脏 5.特殊人群: 血药浓度:老年人>年轻人 高15%
多途径给药:口服 直肠 阴道 皮下 肌注 硬膜外 蛛网膜腔
双氢可待因
双氢可待因(1)
普通片 药名: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 英文名:Dihydrocodeine Tartrate 规格:30mg/片 生产:青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双氢可待因(2)
药理、毒理: 阿片类镇痛药,阿片受体弱激动剂 中效镇痛作用: 吗啡 > 二氢可待因 > 可待因 有个体差异 可产生耐受性 有依赖性: 吗啡 > 二氢可待因 > 可待因
生鸦片中: 15-30%矿物质、树脂和水份 10-20%特殊生物碱:吗啡类、罂粟碱类 盐酸那可汀类
吗啡
1803年,德国药剂师Serturner从阿片中提取 出了吗啡碱,并依照睡神的名字Moepheus而 将此物质命名为吗啡碱
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 制吗啡称为“黄皮”。有苦味,遇光易变质, 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三种阿片类药物的结构
CH3
N CH2
CH3
N CH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