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项目六典型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下)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项目六典型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下)


频数 ( f i) 2 5 19 21 31 15 6 1 100
组次 (u i) -4 -3 -2 -1 0 1 2 3 -4
f i ui
-8 -15 -38 -21 0 15 12 3 -52
f i ui
2
32 45 76 21 0 15 24 9 222
一、直方图
第十步:计算平均值 X 和标准偏差S。 由
二、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指数范围
等 级 Ⅲ
判断
措施
1.33 CP 1
1 CP 0.67

CP 0.67

采取措施把工序能力提高到Ⅱ级;或用控 工 序 制图等方法对工序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便 能 力 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 尚可 行检验。 分析分散程度大的原因,制订措施加以改 工 序 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放宽公差 能 力 范围,加强质量检验,全数检验或增加检 不足 验频次。 工 序 一般应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 能 力 艺,提高 Cp 值,否则全数检验,挑出不良 严 重 品。 不足
4、制作控制 搜集孔心距数据绘制 x R 控制图,分析控制图, 图,判断工 判断工序是否稳定。 序是否稳定
一、过程控制的含义
过程控制是指为实现产品过程质量而进行的有组织、有 系统的过程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生产合格产品创造 有利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
的产生。其主要内容包括:
二、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对应的不合格品率表:
CP
1.67 1.5 1.33 1.2
不合格品率 6/1000万 7/100万 6/10万 3/1万
CP
1.1 1 0.67 0.33
不合格品率 1/1000 3/1000 4.55/100 31.75/100
任务22 驱动器座检测与工序质量 动态监控
g. 孤岛型
一、直方图
一、直方图
4、工序质量状况分析 1)理想型 2)无富余型
3)偏心型
4)胖型 5)瘦型
一、直方图
TL TU TL TU
1) 理想型 TL TU TL TU
2) 无富余型 TL TU
3) 偏心型
4) 胖型
5) 瘦型
一、直方图
5、直方图的应用 1) 判别加工误差的性质。 2) 确定各种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分析驱动器座零件工序图(如图所示)技术要求, 针对如下检验项目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 检验计划。
任务22 驱动器座检测与工序质量 动态监控 任务实施
1、制定检验 分析图纸,分组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 计划 检验计划表。 2、编制质量 编制检验记录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表格
3、项目检验
根据检验计划实施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并判断 零件是否合格。
一、直方图
零件外圆尺寸数据表 (测量单位:0.001mm) 23 19 16 14 14 8 20 19 27 3 19 22 17 21 17 0 16 9 14 12 16 20 14 14 9 6 11 11 17 20 11 7 17 20 13 9 9 13 16 23 20 10 17 16 20 10 16 19 5 25 11 15 24 15 21 14 27 13 17 16 17 14 20 9 8 16 16 8 13 17 16 7 16 8 14 13 22 5 20 23 14 9 27 16 17 19 16 14 8 29 16 18 15 14 9 18 17 13 27 10
任务描述
(1)公法线长度; (2)分度圆弦齿厚; (3)基节偏差;
(4)齿轮齿圈的径向跳动。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任务实施
1、制定检验 计划 2、编制质量 表格 3、项目检验 分析图纸,分组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检验计 划表。 编制检验记录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根据检验计划实施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并判断零件是 否合格。 对给定数据绘制直方图,计算工序能力指数,评定工序 能力,并提出工序改进意见。

工序能力有富余,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关 工 序 键或主要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或为 能 力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幅度,改 过高 用较低精度等级的设备等。 技术管理能力很好,继续维持;当不是关 工 序 键或主要项目时放宽波动幅度;降低对原 能 力 材料的要求;简化质量检验,采用抽样检 充分 验或减少检验频次。
一是利用控制图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对过程存在的异常 因素进行预警;二是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分析稳定的过 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对过程助理进行评价。
三、统计过程诊断(SPD)
SPD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与诊断, 从而达到缩短诊断异常的时间,以迅速采取纠正措施、 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过程控制的含义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诊断(SPD) 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控制图的含义 控制图原理 控制图的种类与选用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一: 控制图的制作 案例分析二:P控制图的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等的结构、 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制频数分布表,结果如下表:
f i ui ,并编
2
一、直方图
外径数据频数分布表 组号 组 界
X i) 组中值(
10.0015 10.0055 10.0095 10.0135 10.0175 10.0215 10.0255 10.0295
1 2 3 4 5 6 7 8
9.9995~10.0035 10.0035~10.0075 10.0075~10.0115 10.0115~10.0155 10.0155~10.0195 10.0195~10.0235 10.0235~10.0275 10.0275~10.0315 合计(Σ )
X a h
fu f
i
2
i i

i i 2
X 10.0175 0.004
52 10.0154 100
由S h
fu f
i i
i
(
f u )得 f
i
S 0.004
222 52 2 ( ) 0.0056 100 100
第十一步:绘制直方图,并进行直方图分析。
3) 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工序能力为工序处于稳定
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可以用该工序的尺 寸分散范围表示。 4) 估算不合格品率。
一、直方图
6、案例分析 某工厂批量加工一零件,其一外圆尺寸 为一重要质量特 性,现需要掌握其实际质量状况,以便加强控制,保证
产品质量。
第一步:从该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取100个工件,测得尺寸 (10+x)的x值如下表:
五、控制图的含义
控制图就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 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如:
六、控制图原理
1、质量波动 在生产过程中,无论工艺条件多么一致,生产出来的产 品的质量特性值,也不完全一致,这就是所谓质量波动。
1、对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控制标准 2、对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3、对过程进行维护和改进
二、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应用统计学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 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北京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 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的一种
技术。它是过程控制的一部分,在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
一、直方图
2、直方图的绘制 极差:R X max X min
样本容量n 组数K <50 5~7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 10~20
K值还可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 K=1+3.322lgn 组距h:
h R K
(一般取测量单位的整数倍)
一、直方图
上下界限: 第一组下界限值= x
4、工序质量 分析
一、直方图
1、直方图的含义 直方图也称质量分析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它是对从一 个母体收集的一组数据用相等的组据分成若干组,画出
以组距为宽度,以分组区内数据出现的频数为高度的一
系列直方柱,按组界(区间)的顺序把这些直方柱排列 在直角坐标系内,再根据矩形的分布形状及其公差界限 的距离来观察、分析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进而判断生 产过程是否正常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4、掌握工序能力的测算与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根据检测要素合理选择量具;
2、会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 基节检查仪、偏摆检查仪进行相关检测; 3、会制作和使用直方图分析工序状况及其 产生原因;会测算和评定工序能力指数;
4、能根据分析计算结果,提出质量改进措
施或建议。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四、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完成质量控制活动,一般分为:标准、信息(反馈)、 纠正三个环节。 一是确定控制计划和标准(即建立标准系统);二是按
计划和标准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视和验证,即
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是对不符合计划或标准的情况 进行处置,并及时开展有效的纠正、补救活动等,即要 建立一个灵敏、有效、权威的纠正系统,使各项质量活 动及结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机械产品检测与 质量控制
项目六 典型零件检测 与质量控制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1
直方图
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基
节检查仪等的工作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 2、掌握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基节偏差、 跳动的检测方法; 3、掌握直方图的作用、绘制与分析方法;
X7=10.0255, X8=10.02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