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脑干小脑间脑

解剖:脑干小脑间脑

内分泌活动; 人类昼夜节律的起搏点。
下丘脑hypothalamus
组成和分区
脑底可见:视 交叉、灰结节、乳 头体、漏斗、垂体 等结构。
内部结构
分为视上区、 视前区、结节区和 乳头体区。
视上核 室旁核
纤维联系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皮质下植物性中 枢;
参与情绪行为反应; 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
与中脑腹侧相连的神经:动眼神经。
背侧面:
与中脑背面相连的脑神经:滑车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Ⅰ 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Ⅳ 滑车神经
Ⅴ 三叉神经
四车五叉六外展,
Ⅵ (外)展神经
Ⅶ 面神经
七面八听九舌咽,
Ⅷ 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迷副舌下十二全。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蜗神经核 Cochiear nuclei 前庭神经核 Vestibular nuclei
一般躯体感觉核和特殊躯体感觉 核位于被盖部的最外侧,接受脑 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节中枢突传入 的躯体感觉冲动。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Nucleus of soitary tract
位于延髓内脏运动核的 外侧,接受 Ⅶ、Ⅸ、 Ⅹ对脑神经的内脏感 觉神经节中枢突传入 的内脏感觉冲动。
脑干的内部结构
Internal Structures of Brain Stem
灰质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白质 纤维束
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核
动眼神经核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滑车神经核
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名称 起始
终止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脑

楔束核

脊髓丘系 脊髓
丘脑

后角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丘脑

三叉神经脊束核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后丘脑

皮质脊髓束 大间脑diencephalon
位置 外形和分部
背侧丘脑thalamus 后丘脑metathalamus 下丘脑hypothalamus 上丘脑epithalamus 底丘脑subthalamus
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一般躯体感觉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脑桥核
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脊束核
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特殊躯体感觉核
cerebellum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皮质 小脑髓质 小脑核: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
小脑的功能
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和协调眼球运动。
控制运动中的肢体 远端肌的肌张力和 协调。
协调肢体的随意运 动,使运动更精确。
间脑diencephalon
位置 分部 结构 功能
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下泌涎核
Inferior salvatory nucleus
迷走神经背核
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
一般内脏运动核纵列于躯体运动 核的背外侧,司平滑肌、心肌舒 缩和腺体分泌。它是内脏运动副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一部分。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脑桥pons
小脑上脚
中脑midbrain
四叠体(上丘、下丘)、滑车神经(Ⅳ)
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
腹侧面:
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舌下神经、舌 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与脑桥相连的神经:三叉神经、展神 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脑干的位置
位于颅后窝 的斜坡上。
下连脊髓, 上接间脑。
延髓和脑桥 的背面与小 脑之间形成 第四脑室。
脑干的外形
腹侧面 背侧面 有后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桥
4对,中脑2对。
脑干的外形-腹面观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锥体pyramid、锥体交叉、橄榄oilve、舌下神 经(Ⅻ)、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 神经(Ⅺ)

脑干四个丘系简表
丘系名称 起始核
脊髓丘系 对侧后角固有
核和边缘核
内侧丘系 对侧薄束核和
楔束核
三叉丘系 外侧丘系
对侧三叉神经 脑桥核和脊束 核
双侧蜗神经核
交叉 终 止 核
部位
脊髓白质前 丘脑腹后外
连合
侧核
延髓内侧丘 丘脑腹后外
系交叉
侧核
脑桥 延髓
丘脑腹后内 侧核
斜方体(部 内侧膝状体 分交叉)
功能
结构:神经纤维 交织成网,胞体 散落其中,有多 群核团,向上延 伸至背侧丘脑 。
分群 中缝核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主要功能
可接受来自各种感觉传导束的信息, 其传出纤维可联系中枢各级水平;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调节觉醒睡眠周 期;
固有束和网状脊髓束,调节躯体和内 脏运动。
小结
外形与内部结构相联系 平面与立体相联系 灰质与白质相联系 结构与功能相联系 中枢与周围相联系
小脑cerebellum
位置和外形 内部结构 功能
小脑的位置与外形
位置 外形
小脑蚓vermis 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 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位于延髓背侧,是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和精细 触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性核团。
脑干背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e
位于延髓橄榄深面,可能与小脑控制运动特 别是步态的功能有关。
脑干腹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红核red nucleus
呈圆柱状,平上丘平面,富于血管,对肢体 远端的精细活动有重要调控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脑
Central Nervous System—brain
解剖教研室
概述
位置 组成
端脑tel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小脑cerebellum 中脑midbrain 脑桥pons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的位置 脑干的外形 脑干的内部结构
对侧躯干四 肢痛、温度 和粗触觉 对侧躯干四 肢深感觉及 精细触觉 对侧头面部 浅感觉
双侧听觉
内 侧 丘 系
脊 髓 丘 系
三 叉 丘 系
外 侧 丘 系
皮 质 脊 髓 束
皮 质 核 束
脑干网状结构
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
位置:脑神经核、 境界明确的非脑 神经核和上、下 行纤维束以外的 区域。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 维。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的纤维和孤束核 发出的味觉纤维。 为躯体感觉传导路的中继站。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后丘脑与上丘脑
后丘脑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听觉传 导路的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视觉传 导路的中继站。
上丘脑epithalamus 缰三角 缰连合 松果体 丘脑髓纹 后连合
脑桥pons
延髓脑桥沟、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三 叉神经(Ⅴ)、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前 庭蜗神经(Ⅷ)
中脑midbrain
大脑脚底basis pedunculi 、脚间窝、动眼神经(Ⅲ)
脑干的外形-背面观
菱形窝rhomboid fossa即第四脑室底 ,呈菱
形凹陷 。髓纹striae medullares、面神经丘 facial colliculus
展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舌下神经核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疑核
脑干背侧面观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黑质 substantia nigra
纵贯中脑全长,断面呈新月形,细胞内 含大量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场 所。在皮质运动中枢调控下,为“启动”一 切躯体运动做好准备;同时协调肌张力,确 保动作的稳准性。
黑质
红核

名 称 传入纤维自 传出纤维至
薄束核 薄 束
Nucleus ambiguus
副神经核
Accessory nucleus
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 核接受皮质核束纤维,发出轴突 经相应的脑神经至骨骼肌,司其 随意运动。这些核的功能和位置 相当于脊髓灰质前角。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眼神经副核
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脑干的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下橄榄核 上橄榄核
脑桥核 上、下丘核 红核 黑质
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没有直接关 系,而是起着联系各级脑与脊髓 之间的桥梁作用,发出轴突构成 神经传导路的一部分,又称传导 中继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