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线段的比,能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学生提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难点:比例的性质、运算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在一幅江苏省的地图上,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3.4cm ,
而实际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272km 。
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答: 。
②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答: 。
③你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吗?答: 。
④如果继续测得在这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是1.2cm ,你知道徐州与连云港的实际距离吗?答: 。
⑤如果在另一张地图上测得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1.7cm ,你知道在第二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上测量的结果吗?答: 。
⑥如果在第一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a ,b ;在第二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c ,d ,请你分别求出a 与b 的比,即 a b (或a :b ),以及c 与d 的比,即 c d (或c :d ),观察a b 与c
d 的值,
你发现了什么?答: 。
概念引入:在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①:如果a :b=c :d ,那么 = ;
反过来,如果ad=bc (b ≠0,d ≠0),那么 = ,或 = 。
思考:由ad =bc 得到 a b =c
d。
还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比例式?
推广:根据分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两个结论 ∵a b =c d , ∵a b =c d , ∴a b + 1=c
d
+ 1 ∴a b - 1=c
d
- 1 而a b + 1 =a+b b ,c d + 1=c+d d 而a b - 1 =a-b b ,c d - 1=c-d
d ∴
a+b b = c+d d ∴a-b b = c-d
d
于是,我们得到比例的另外两个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②:如果a b =c d ,那么a+b b =c+d d 比例的基本性质③:如果a b =c d ,a-b b =c-d d
有时,在a b =c d 中,b=c ,即a b =b
d ,我们则把b 叫做a 与c 的比例中项。
即若线段b 为线段a 与
c 的比例中项,则有b 2
=ac 。
二、例题精讲:
例1: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测得A 、B 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6cm ,求A 、B 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例2:(1)填空(其中a 、b 、x 都表示线段的长度):
①若b :4=a :3,则a :b = . ②若3:x =2:6,则x = 。
③若x 为4和9的比例中线,则x = 。
④若2:x =3:(2-x ),则x = 。
(2)根据已知条件,求下列比的结果:①已知a-b b =38,求a b 的值;②已知x 2 = y 7 = z 5,则
x+y-z x 的值。
例3:①如果a b =c d =e
f
,那么a +c +e b +d +f =a b 成立吗?为什么?
②如果a b =c d =…=m
n (b +d +…+n ≠0),那么a +c +…+m b +d +…+n =a b 成立吗?为什么?
探究:要测量不能到达的两个目标A 、B 间的距离,一种测量方法如下:
(1)选择两个观测点C 、D ,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并按一定的比例将它们画在纸上; (2)在点C 测出∠ACD 和∠BCD 的度数,在点D 测出∠ADC 和∠BDC 的度数,在纸上画出
点A 、B (如图)。
这样,量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根据比例尺求出A 、B 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如果测得CD=300m ,∠ACD=45°,∠BCD=75°,∠ADC=80°,∠BDC=54°,请用1:5000的比例尺在纸上分别画出点C 、D 和点A 、B ,并通过度量A 、B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求出A 、B 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三、当堂反馈
1.等边三角形三边之比是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斜边的比是___ ; 线段2cm 、8cm 的比例中项为 cm 。
2.已知
EC
AE
BD AD ,AD=10,AB=30,AC=24,则AE= . 3.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
A .4cm , 6cm , 8cm , 10cm
B .4cm , 6cm , 8cm , 12cm
C .11cm , 22cm , 33cm , 66cm
D .2cm , 4cm , 4cm , 8cm
4.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工程示意图上,2005年9月1日正式通车的南京地铁一号线(奥体中心至迈皋桥段)的长度约为54.3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 .0.2172km B .2.172km C .21.72km D .217.2km
5.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 的测杆的影长为2.5m ,那么影长为30m 的旗杆的高是
( )
A .20m
B .16m
C .18m
D .15m
6.已知线段m 、n 、p 、q 的长度满足等式mn =pq ,将它改写成比例式的形式,错误..的是
( )
A.
n q p m = B.q n m p = C.p n m q = D.q
p
n m = 7.已知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 b c +a = c
a +
b =k ,则下列四个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 =kx 图
象上的坐标是
(
)
A .(1,
21
) B .(1,2) C .(1,2
1-) D .(1,-1) 8.已知,k =a +b -c c =a -b +c b =b +c -a
a
,则k 的值为( )
A .23
B .3
C .1或-2
D .3
2
9.已知有三条长分别为1cm ,4cm ,8cm 的线段,请再添一条线段,使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求所添线段的长
10.已知x 2 = y 3 =z
4 ,且2x +3y -z =18,求x 、y 、z 的值。
11.如图,在⊿ABC 中,AD DB =AE
EC ,AB =12,AE =6,EC =4,
(1)求AD 的长;(2)试说明DB AB =EC
AC 成立。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