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指期货推出的作用和意义

股指期货推出的作用和意义

金融工程课程报告--股指期货推出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组内成员:唐琳赵琳方许安静学校院系:信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时间:2011-11-9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美国衍生产品交易机构出现历史上首次集体亏损,但是中国2008年期货市场交易金额仍大幅增长76%,这令海外衍生产品交易机构对中国期货市场垂涎三尺。

请千万不要感到吃惊。

衍生产品专家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在今年推出中国股指期货,中国将重新批准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

瑞银(U B S)中国区交易所交易的衍生产品总监詹姆斯·沙(Ja m e s S h a)对此一直持乐观态度。

他在北说,今年市场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

“我们没有认为某些事情是不可能的。

”沙说:“今年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

因此,没有必要非常悲观。

”市场参与者达成的共识是,当他们最终可以开始交易金融期货时,金融衍生产品将在中国大受欢迎。

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很可能是以包含中国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沪深300指数期货已经做好推出的准备,并自2006年11月开始进行仿真交易。

沙说,股指期货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使价格更好地反映市场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将是第一个向投资者提供看空市场机制的产品。

法国巴黎银行(BN P)驻北高级经济学家艾萨克·孟(I s a a c M e n g)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衍生工具。

”关键字:股指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流动性看空市场一、股指期货1.什么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期货的一种,全称为“股票指数期货”。

是用以反映整个市场上各种股票市价总体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指标。

在股票市场上,成百上千种股票同时交易,各只股票的价格涨落各不同,因此需要有一个总的尺度标准,即股票价格指数来衡量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观察股票市场的变化情况。

2.股指期货出现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指数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金融工具可以利用。

1977年,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a n s a s C i t y Boa rd of Tra de,KC BT)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 m m o di t y F u tu r e sTra di n g Co m mi ss i o n,CF TC)提交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

尽管CF TC对此报告非常重视,然而,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 C)与C F TC在谁来监管股指期货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造成无法决策的局面。

1981年,新任CF TC主席约翰逊和新任S E C主席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C F TC。

1982年该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

同年2月,C F TC即批准了KC BT的报告。

2月24日,KC BT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 h e Va l u e L i n e I n d e x)合约;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 i c a g o M er c a n ti l e E xc h a n ge,CM E)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其后纽约期货交易所(N e w Yo rk Boa r d of Tra d e,N Y B OT)也迅速推出了N YS 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股票指数期货一经诞生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价值线指数期货推出的当年就成交了35万张,S&P500指数期货的成交量更达到了150万张。

1984年,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

股指期货的成功,不仅大大扩大了美国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而且也引发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

不但引起了国外一些已开设期货交易的交易所竞相仿效,纷纷开办其各有特色的股指期货交易,而且连一些从未开展期货交易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将股指期货作为开展期货交易的突破口。

二、股指期货推出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股指期货的上市牵动着证券、期货市场千百万投资者的神经,也被许多专家们寄予厚望。

股指期货的作用在于:1.规避风险期货市场是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

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平仓,从而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建立一种盈亏对冲机制。

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股指期货规避风险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是由于众多的股票投资者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可以通过达成对各自有利的交易来控制市场的总体风险;其次,股票指数的期货价格和股票价格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当投资者在两个市场上建立相反的头寸之后,股票价格发生变动时,必然在一个市场获利,而在另一个市场受损,其盈亏可全部或部分相抵;最后,股指期货交易是一种规范化的场内交易,集中了众多愿意承担风险以获取利润的投机者,他们通过频繁、迅速的买卖,转移了股票持有者的价格风险,从而使股指期货的规避风险功能得以实现。

2.发现价格发现价格是指在股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交易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股票价格的过程。

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之所以为公众所承认,一是由于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

除普通股票投资者之外,还有基金、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等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成千上万的买家和卖家聚在一起进行竞争,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权威价格的形成。

其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人士大都具有丰富的证券、期货市场知识,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对股指期货价格进行判断、分析和预测,并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与众多的对手竞争,这样形成的股指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因而能够比较直接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

3.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的引入,为股票现货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回避股市系统风险的强烈需求。

股指期货交易实质上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

比如,当预期股票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减轻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

相反,如果投资者预计市场要上涨而来不及全面建仓,则可以通过买进一定数量的多头股指期货合约以避免踏空。

此外,一些承销发行机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的风险,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

4.丰富投资组合股指期货交易给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使得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买入股票、等待股票价格上升、卖出股票的单向获利模式变为双向投资模式,让投资者在行情下跌的过程中也能有所为而非被动等待。

股指期货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投资者快速调整投资者组合,投资者想增加或减少某一类股票或资产的持有量时,只需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股指期货合约即可,而股指期货市场的现金交割和保证金制度使投资者在买卖股指期货时只需少量的资金,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产配置的效率。

股指期货交易完善了组合投资方式,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构筑不同收益/风险水平的投资组合,合理配置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根据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差进行指数套利的机会。

5.增强股市稳定性和流动性股指期货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不同到期月份合约的价格,充分反映了与股票指数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不同买主、卖主的预期,有利于反映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同时提高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现货市场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些机构和大户的信息垄断优势,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分析预测。

股指期货产生的预期价格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指期货的规避风险和套利功能,丰富了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工具,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促进股票现货市场交易的活跃,并减轻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对平均股价水平的剧烈波动起到了缓冲作用。

同时,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并有助于提高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因此,它更能敏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指期货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流向发挥着信号灯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6. 套期保值、管理风险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

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

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β值)来表示。

例如贝塔值等于1,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的波动与大盘相同,如贝塔值等于1.2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波动比大盘大20%,如贝塔值等于0.8,则说明该股或该组合的波动比大盘小20%。

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计算出比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组合的系统性风险。

7. 提供卖空机制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可以先卖后买。

因此当投资者对整个股票大盘看跌的时候,可以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从而实现投机盈利或对持有的股票组合进行风险管理。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股票市场,应该包括股票发行市场、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等股票风险管理市场。

这三个市场有机协调、相伴共生、功能互补,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都是由这三个市场组成。

股指期货的意义在于:第一,完善股市内在稳定机制。

在我国新兴加转轨的股票市场上,市场单边运行,交易手段单一,缺乏股指期货等对冲平衡机制,各类投资者只能通过高抛低吸,追涨杀跌来盈利,波段操作盛行,“投资策略同质化,长期资金短期化、机构操作散户化”的倾向明显,导致股市频繁换手,估值不稳、宽幅震荡、超涨超跌。

股指期货推出后,总体上不会改变股票市场长期运行的趋势,但提供了多空双向交易机制,将为股市带来市场化的纠错机制和对冲风险的平衡力量。

在股市非理性上涨时,投资者的看空预期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实现,起到平抑股价的作用。

在股市非理性下跌时,又能通过期货市场做多给予市场支撑。

这种内在制衡机制有利于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提高市场弹性,使市场能够在日常波动中,释放和化解风险,实现大盘均衡稳定。

第二,提供避险工具,培育市场避险文化。

股票市场运行中客观存在各种风险,投资者单边操作存在风险敞口,股市波动也是常态化的,非常需要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避险。

从全球来看,股指期货是最基础、最常用、最有效的股市避险工具,使得股市风险变得可计量、可分割、可转移进而可管理。

一是更为显性地表征股市风险、刻画投资者风险偏好,使股市原本抽象、难以计量的市场风险,通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形成了容易理解和度量的产品;二是开辟了管理股市风险的第二战场,使得股市风险可以从股票市场剥离到期货市场,有了风险对冲场所;三是提供了风险再分配机制,通过期货交易,实现股市风险从避险者向投机者、从厌恶者向偏好者的转移,优化了风险承担结构;四是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A l p h a和 B e t a等不同分离方式,转移无法管理的风险,仅保留可管理、能承担的风险并分享相应投资收益;五是优化了投资退出机制,将原本直接抛售股票、用脚投票的被动避险,变为买入期货、积极保值的主动避险,降低对股市的冲击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