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情感激发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情感激发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情感激发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即鼓励学生,激发兴趣,开启心灵,张扬个性等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作文情感兴趣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但远观书坛,关于高中生作文的尽是《话题考场作文大全》或《话题作文训练大全》充斥市场;近看教坛,师生疲于奔命的是文本的教与学、讲与练,难得一见作文教学公开课、观摩课与示范课。

作文研究者的本末倒置导致了作文教学中的浮躁偏颇,语文教学中的轻重失衡导致了作文教学的盲目无序。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给予鼓励——挖掘创作的动力
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

”他的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

作文教学同样需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

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挖掘出他们不竭的创作动力。

因此,教师都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拙劣,也不能讽刺、挖苦他们,以防止他们在写作中产生自卑感,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对写作产生反感。

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予及时的
肯定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写作情绪,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这样,学生期待肯定和赞誉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有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就会有希望。

有一次,我让学生针对班内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结果,一个女生写了自己对班内同学打架的看法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反感,详细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真情实感。

我在班内宣读了她的文章,并对她为班集体着想的美好心灵给予了表扬,从而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鼓励,让他尝到了写作的乐趣。

以后,在不断的鼓励下,他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运用赏识和鼓励,会挖掘出学生不竭的创作动力。

二、收获成功——激活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

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去激发,一方面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

记得在中师时,我的一篇作文《普贯山抒怀》是我根据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成的。

结果,这篇作文被老师在班内赞扬一番。

这一次的成功,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使我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以后,每次作文,我总能写出成功的作品。

因此在写作中,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会更好地激起写作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会让学生走向作文的成功。

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根据不同水平的作文,给
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

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竞赛、每周出一期黑板报、每月出一期班刊等。

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行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如,可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的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创设作文成功的机会,收获的必定是写作的成功。

三、激发情感——开启心灵的钥匙
文贵有“情”。

这情是自己真实的思想情绪,是发自肺腑的亲身以为。

真情真话最感人肺腑,弥漫真情真话的文章不光能激动自己,也能激动他人。

但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

究其原因,有的是没有找准写作的突破口,不说真话、实话,有的对老师存有戒心,不信赖老师,不愿向老师倾吐真情实感。

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情感的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实践证明,学生特别渴望和珍爱老师的关爱。

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甚至轻轻的微笑,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都会触动他们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欲望。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他们当作朋友,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运用换位思考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学生平等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

这样,师生之间有了真挚的情感,学生便更愿意
接近老师,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写出的作文才充实感人。

我的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而痛苦不堪,学习成绩也迅速下滑。

在作文中,她以细腻的笔调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和痛苦,表露了对生活的绝望。

看着饱含感情的每一句话,字字都捶打着我的心。

我似乎看到了她的孤独和无助……我用了长长的批语,给她讲述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走出逆境、如何更好地生活,并在平时注重对她的关爱,帮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我们的交流中,她不但学习成绩迅速赶了上去,而且又找回了失落的自己。

四、张扬个性——拓宽写作天地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新课标的这段精辟论述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个性、认识自我、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习作练习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

突破常规,寻求变异,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

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从而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

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
为有本之木。

因此,要通过创新和谐的教学情景,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还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写作天地。

总之,由于本人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激活源泉、开启心灵、拓宽思维等一些策略,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带动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作文教学的奥妙是无穷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应转变观念,冲出陈腐的作文教学的“围城”,开辟中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