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_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_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细菌的结构及分类。

2.能说出细菌分裂的方式。

3.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及了解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

4.了解细菌真菌的利弊。

5.知道食物保存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

2.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
活动1:
讲授细菌和真菌。

导入:是什么使食物变味或发霉呢?
(细菌、霉菌等。


新课:
一、引入
食物放久了以后会发臭,使食物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

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在猪肉块上看到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二、细菌
1.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存。

2.细菌按形态分类:
螺旋菌、球菌、杆菌。

3.细菌的繁殖:
细菌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

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4.细菌的利与弊:
弊:
1)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
2)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利:
1)能治病;如大肠杆菌能合成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
2)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酸奶,酸乳酪,醋,泡菜,酸菜等;
3)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三、巴斯德消毒法
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奶),否则会影响它们的营养和味道。

对于这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持续半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明的。

四、真菌
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面包霉。

1.霉菌的结构(与细菌结构比较)。

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动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

2.真菌的种类:霉菌、食用真菌、酵母菌。

3.霉菌繁殖、食用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结构)。

4.真菌的利与弊:
弊:
1)有些真菌会使食物发霉;
2)有些真菌会引起皮肤病(如指甲病等);
利:
1)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
2)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3)利用酵母菌可以发酵面包,酿酒;
4)利用青霉菌可以制造青霉素。

五、微生物(补充复习)
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

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有微生物。

1.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是什么?
(1)适宜的温度;
(2)水分;
(3)空气。

食物的保存方法:
1.冷藏法;
2.加热法;
3.干藏法;
4.真空保存法;
5.充氮气或二氧化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