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卦第四十六
《序卦》说:“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
升卦是“拓疆”之卦。
升者,进而上升也。
巽木坤土,二阳在中,木生地中,
日长而上,有长而益高,积渐而进之义。
从卦德上说,情柔性柔,情顺入性。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①升,上升。
②勿恤:不要忧虑。
恤,忧虑。
登卦描绘阐明了事物顺势上升、积小成大的法则。
登卦下体巽卦,上
体坤卦。
巽为谦逊,坤为柔顺,谦逊而又柔顺。
阳刚之爻的九二居于下体之中并与上体六五阴柔之爻阴阳相应,所以大吉大利。
译文:
升:非常亨通,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不用担忧。
占得此爻,出征南方吉利。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南征吉,志行也。
①升:卦名。
译文:
《彖辞》说:升卦是柔顺谦虚的,内巽外顺,九二阳刚之爻居于阴柔之位,是得中,并且与上体六五阴阳相应,以后一定会被重用,这是极大的气运。
在升迁的时候,保持这种谦虚的态度,和大人们同心协力治理国家,这样不仅没什么可忧虑的,还会使天下福庆。
南征之所以是大吉的,就是因为国中所有人都保持着这样的品德,而这样的品德在全天下都是走得通的。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译文: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坤为地;内卦为巽,巽为木。
可见木植于地中,是升卦的卦象。
君子观此卦象,从而遵循德义,加强修养,从细小起步,逐步培育崇高的品德。
初六。
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①允:继续,前进。
初六阴柔之爻居于登卦的开始,为登的开始,虽然与上体六四阴爻相敌不相应,但是可以跟从九二爻、九三爻共同上登于上体之卦,共同居于尊位而得大志。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初六爻,不断地进升,大吉。
《象辞》说:占得初六爻的吉卦,不断地进升,尚能契合心意。
九二。
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①濯:假借为“礿”,夏祭名。
九二阳刚之爻居于阴柔之位,是不得位,但居于下体之中,是得中,并且与上体六五阴阳相应,往必得以任用。
因而没有灾咎。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九二爻,有诚信就利于祭祀,没有灾难。
《象辞》说:九二爻辞讲祭祀鬼神必以忠信,从而将有喜庆之事。
九三。
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①虚:殷都,殷虚。
九三阳刚之爻得阳刚之位,处于上下二体之际,其上有三阴爻,无所疑惧。
王弼说:“履得其位,以阳升阴。
以斯而举,莫之违距,故若升虚邑也。
”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九三爻,登上殷都都城。
《象辞》说:登临于建立在大丘之上的城邑,登高望远,所见甚明,故无所疑惑。
六四。
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①亨:读为“享”,祭祀。
六四阴柔之爻居于阴柔之位,处上体的开始,顺纳其下,因而吉而亨通无咎。
《象传》说:“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王弼说:“处升之际,下升而进,可纳而不可距也。
距下之进,攘来自专,则殃咎至焉。
若能不距而纳,顺物之情,以通庶志,则得吉而无咎矣。
岐山之会,顺事之情,无不纳也。
”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六四爻,周王施行祭祀仪式于岐山之上,吉善美好,没有灾难。
《象辞》说:周王在岐山祭祀鬼神,之所以吉而无灾祸,因为这是顺乎天理之事。
初六五。
贞吉,升阶。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①阶:阶梯。
六五阴柔之爻居于阳刚之位,是不正位,但是上体坤卦品行柔顺,并能与九二阴阳相应,若能与九二交换一下位置,那么两爻就都得到了正位,所以爻辞为“贞吉,登阶”。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六五爻,贞问吉善美好,登上阶梯。
《象辞》说:信守正道,自然吉利,其事业必然逐步发展,说明其志愿得伸,目的达到。
上六。
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①冥:夜。
②不息:光明。
息:假借为“熄”。
尚六爻居于登卦的终点,不能继续上升,所以爻辞有“冥升”一词。
译文:
筮得升卦,占得尚六爻,黑夜登高,利于在光明的地方贞问。
《象辞》说:上六爻辞讲深夜不眠,因为上六之爻据一卦之首,爻位孤悬,其人虽处高位,但环境不利,不过,勤于职守则可以消灾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