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绪论. (1)1.从方鸿渐的婚恋看知识分子形象 (1)1.1方鸿渐的婚恋之路 (1)1.2方鸿渐婚恋不得善终的原因 (4)2.工作事业线索 (5)2.1从方鸿渐、赵辛楣的职业生涯看知识分子形象 (5)2.2从方赵二人之余众人的职业生涯看知识分子形象 (6)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9)摘要“围城”一说,实是在解释什么是婚姻:“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局。
又有法国的一句话,将鸟笼换成了城堡来解释婚姻围城,说结婚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一说由此得名。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部用来诠释婚姻观念的小说,其实不然,对于婚姻只是小说的一条线索,重点是通过一群知识分子在婚姻和事业的路途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丑态。
关键词:围城,丑态,婚姻,职业Abstract"A Surrounded City" once says reality is to be making an explanation what is marriage. One United Kingdom old saying , doctrine get married as if the gold lacquer birdcage, cage outside bird thinks that living goes in , the bird enveloping an inner wants to fly out; Have formed therefore but have been away from , have been away from but have formed , do not had final. One words having France , have exchanged birdcage into a castle coming to make an explanation marriage besieges a city, that doctrine gets married is the castle being besieged , the outside the city people wants to rush in , person inside the city wants to escape out. One says "A Surrounded City" getting a name from this. Come to take a look on that superficially, this is that one annotation marriage concept novel Yong Lai , is in fact incorrect , a clue to marriage however novel, concentrates on being a variety of what be manifested itself clownism by a group of intellectual in marriage and the cause way.Key Words:A Surrounded City,Ungainly Sight,Marriage,Profession绪论“围城”一说,实是在解释什么是婚姻:“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局。
又有法国的一句话,将鸟笼换成了城堡来解释婚姻围城,说结婚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1“围城”一说由此得名。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部用来诠释婚姻观念的小说,其实不然,对于婚姻只是小说的一条线索,前人亦对此有过研述,钱钟书先生的侧重点是通过一群知识分子在婚姻和事业的路途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丑态,在此对这些论证的基础上做些许的补充。
《围城》一书通过婚姻和事业两条主线索,通过幽默诙谐的语气细致地刻画出旧中国在混乱的时期知识分子几近扭曲的病态状况,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虚伪、贪婪、卑鄙、不学无术、胸无大志、极度自私的丑恶灵魂,展现了这群“无毛两足动物”的劣根性。
诸多前人论证中都提到“无毛两足动物”这个概念。
钱钟书在自序中写“我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写这一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2这是科学界对“人”这一概念的定义,作者在此仅以人类的定义来涵盖自己笔下的人物,对其作为社会具有的道德品质决口不提,可见作者对其中人物的作为和表现出来的品性持极度鄙夷的态度,批判和讽刺目的可见一斑。
1. 从方鸿渐的婚恋看知识分子形象1.1方鸿渐的婚恋之路整个故事围绕方鸿渐展开。
以他身边的五个女子的爱情婚姻故事展现了大时1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89页代下知识分子性格所造成的悲剧。
首先出场的是苏小姐,这位与鸿渐之后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纷的女子。
她看似是位知书达礼有文化的留洋女子,其实身上依然充斥着恶劣的品性。
虽然是个货真价实的女博士,但也依旧可耻地将国外民歌原封不动的占为己有,在方鸿渐识破之后还翻脸发怒,可见其虚伪程度。
由苏文纨引出的曹元朗,正是与其臭味相投,他们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不过也正是如此,他们双方才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也正如书中赵辛楣所说:“曹元朗的东西至少有苏小姐读,苏小姐的东西至少有曹元朗读,彼此不会没有读者,还不好么?”。
3苏文纨开始钟情于方鸿渐,一方面希望赵辛楣一直追求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想方鸿渐输,自己则在一旁看着两个男人为自己斗得头破血流,这足以见其虚荣心之强。
而方鸿渐却不领情,从本质上来讲,方苏二人是不会有交集的。
鸿渐在大学期间,由于有婚约在身,对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只能有欣羡之情,在写信解除婚约未果之后,以他理解的叔本华的“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就是生殖冲动”4来聊以自慰。
他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个女人,在尚未谋面之时就与世长辞性格的软弱导致了他对爱情追求的一次妥协。
之后,未婚妻不幸因病长逝,凭借丈人给予的经济资助出国留学,依然因为婚约问题,没有任何的恋爱经历,经济方面受制于别人,这才是爱情没有出路的重要原因。
在卢梭看来,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活得年龄最长的那个,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那个。
5所谓的“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指的是能够按照自己意志而活的人,而不是活在别人的建议和社会的潜规则里,完全没有机会触及生活的本质。
钱钟书先生在诸多人物形象中对这种观点都有体现,对屈服于生活的人的讽刺,无疑就是对卢梭早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提出对人本质观点的赞同。
大胆揣测钱先生的写作意图就是想要通过对这3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21页4同上,第8页些中上层知识分子的讽刺,在战乱频繁道德沦丧的旧中国,寻得一点可以救世的希望。
杨绛女士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对小说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做了解答,方鸿渐和其他书中人物或是钱先生本人又或不是,是他们身边各种人的集合,是钱先生对生活的观察所得,又有个别人物是杜撰出来,无论怎样,向读者展现的就是当时让人觉得可笑可耻可悲的所谓的“知识分子”。
第二位出场的是鲍小姐,许多《围城》评论文中,提到鲍小姐,都会提到鲍鱼之肆这个成语,杨绛女士亦在她的书中提及她与钱钟书乘法国油轮回国,在甲板上的际遇正是这个鲍小姐与方鸿渐在船上经历诸事的生活原型。
鲍鱼之肆意为,鲍鱼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鲍鱼:即渍鱼,有腥臭。
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文中的鲍小姐是不知羞耻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凭借未婚夫给予的经济支持,在国外一样的不学无术,寂寞难耐,常在诱惑与被诱惑之间徘徊,在回国的船上又按捺不住旅途空虚,极尽本色,与方鸿渐一夜风流之后便翻脸不认。
对于与鲍小姐的肉欲,算得上是方鸿渐的初次恋爱经验。
鲍小姐身边充斥着各式有不同目的、身份、性格的人,她自己也不甚检点,所以以这样一个姓氏,足见讽刺之意。
而方鸿渐对于这么一位送上门来的人,亦是抱着对上节所说,叔本华的肉欲爱恋观念的延续。
这位鲍小姐身上体现出来的奔放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却误解了它的含义,奔放不等于放荡,又有旧时代风尘女子的气息,这正是新旧交替的产物。
再次,便是方鸿渐真正爱的一个女子:唐晓芙。
“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
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
”6确实,作者无疑是偏爱唐晓芙这一角色的,赋予了她自然的品性,知书达礼,不虚伪造作,即便在表姐失恋孤注一掷的破坏自己与鸿渐的感情后,亦以理性行事。
只可惜钱先生没有安排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像狄更斯一般,运用不可避免的偶然巧合,促使命运这双无情的手肆意撕裂意念中会变成完美的事。
唐晓芙的形象是自然清逸的,从各个恶俗人物中独立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一位,孙柔嘉。
她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可谓寓意深刻。
表面上看处事不惊,温柔贤淑,千依百顺,是个弱者,其实不然,她的平凡柔弱的外表遮掩住了她处心积虑的一面。
他与方鸿渐的婚姻,看似是男方主动,实际却是方鸿渐逐步走向孙柔嘉设计的圈套,她用尽心思,甚至杜撰出一封匿名信,让方鸿渐钻,与她订了婚。
在订婚前,她温柔缄默,正是典雅、含蓄、腼腆、温婉的中国传统女性姿态;订婚后,她的性情大变,妒妇横空出世,“露出专横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和方鸿渐在吵架中度日,前后对比,鲜明地揭示并讽刺了她精明、工于心计、专横、善妒的本质。
孙柔嘉是现实派女人的代表,之前看中方鸿渐的正直不阿,却没有看清鸿渐的品性是与这个社会不符的,在鸿渐失去了三闾大学的工作之后,她的吵闹更是变本加厉。
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是不会长久的,小说最后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在一次大吵后,孙柔嘉离家“出走”,方鸿渐则准备去往重庆。
以此为终。
鸿渐的爱情与婚姻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
1.2方鸿渐婚恋不得善终的原因最终鸿渐没有个安稳的结局,原因在于他性格。
书中赵辛楣曾评价鸿渐道:6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343页“你不讨厌,只是没有用。
”7一语道破了方鸿渐这一类有理想、有知识分子的良心、有气节,但是性格懦弱的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地位。
单纯而不失真诚、自卑、自守而不失善良,其行为怯弱、盲目、没有主见,但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