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第四章固体废物分选2

5第四章固体废物分选2


圆筒式磁选机
2.湿式CTN型永磁圆筒式磁选机 CTN型为逆流型。它的给料方向和圆筒旋转方向或磁性物质的移动
方向相反。物料液由给料箱直接进入圆筒的磁系下方,非磁性物质由 磁系左边下方底板上的排料口排出,磁性物质随圆筒逆着给料方向移 到磁性物质排料端,排入磁性物质收集槽中。
应用:适用于粒度为≤0.6mm强磁性颗粒的回收及从钢铁冶炼排出的 含铁尘泥和氧化铁皮中回收铁,以及回收重介质分选产品中的加重质。
产生电晕放电时表现:
①在丝电极上会出现浅紫色的辉光;
②会听到丝丝的象漏气的响声;
③产生臭氧,在附近可以闻到此味道。
复合电场:指电晕电场和静电场相结合的电场。
(一)分选过程和原理
此种电选机采用电晕极和静 电极(偏极)相结合的复合 电场,
当高压直流负电通至电晕极 和静电极后,由于电晕极直 径很小,从而向着辊筒方向 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又 将空气分子电离,正离子飞 向负极,负电子则飞向辊筒
3.悬吊磁铁器 应用:悬吊磁铁器主要用来去除城市垃圾中的铁器,保护破碎设备及
其他设备免受损坏。
种类:悬吊磁铁器有一般式除铁器和带式除铁器两种。当铁物数量少 时采用一般式,当铁物数量多时采用带式。一般式除铁器是通过切断 电磁铁的电流排除铁物,而带式除铁器则是通过胶带装置排除铁物。
二、磁流体分选(MHS)
(二)电选分离的基本条件
废物颗粒进入电选设备电场后,受到电力和机械力的作用。
1.作用在颗粒上的电力
1)库仑力(f1): 作用:促使颗粒被吸引在辊筒表面上。
f1=QR E 式中:QR-颗粒上的剩余电荷。导体颗粒QR接近于零;非导体QR接近
于1。
2)非均匀电场引起的作用力(f2): 又称质动力,在电晕电场中,越靠近电晕电极f2越大,而靠近辊筒表
4.4电力分选
电力分选(电选)是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 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 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 分选的一种方法。
图 转辊与电极相对位置图 α-电晕极与辊中心角度, θ-静电极与辊中心角度
电晕电场:当两极相隔一定距离时(通常称极 距),其中之一采用直径很小的丝电极(或称 电晕极),曲率很大,通以高压直流负电(少 数为正电),另一极为平面会很大直径的鼓筒 (接地)。
磁力滚筒
CT型永磁磁力滚筒
1.磁力滚筒
磁力滚筒又称磁滑轮,有永磁和电磁两种。应用较多的是永磁滚筒 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回转的多极磁系和套在磁系外面的用不锈钢或
铜、铝等非导磁材料制的圆筒。磁系与圆筒固定在同一个轴上,安装在皮 带运输机头部(代替传动滚筒)。 工作原理:将固体废物均匀地给在皮带运输机上,当废物经过磁力滚筒时, 非磁性或磁性很弱的物质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脱离皮带面;而磁性较强 的物质受磁力作用被吸在皮带上,并由皮带带到磁力滚筒的下部,当皮带 离开磁力滚筒伸直时,由于磁场强度减弱而落入磁性物质收集槽中。 应用:主要用于工业固体废物或城市垃圾的破碎设备或焚烧炉前,除去废 物中的铁器,防止损坏破碎设备或焚烧炉。
对非导体来说,虽然也获得了负电荷,但由于其导电性很差,获得的 电荷很难通过辊筒传走,将与辊筒相吸,电压越高(电场强度越大), 此吸引力也就越大,随辊筒而被带到转辊后方,被毛刷强制刷下(非 导体)。静电极对非导体颗粒还有一个排斥作用,避免掉入导体部分。 半导体颗粒的运动轨迹则介于导体与非导体颗粒之间,成为半导体产 品落下,从而完成电选分离过程。
磁流体种类:强电解质溶液、顺磁性溶液和磁性胶体悬浮液。 似加重后的磁流体密度称为视在密度。视在密度高于介质原密度数倍,
介质真密度一股为1400~l600kg/m3左右,视在密度可高达20000Kg/m3。流 体的视在密度可以通过改变外磁场强度、磁场梯度或电场强度任意调节。பைடு நூலகம்因而能对任意比重组合的物料进行有效地分选。 应用:不仅可分选各种工业废液.而且可从城市垃圾中分选铝、铜、锌、 铅等金属。
面则电场近于均匀,f2越小,所以,对颗粒来说f2很小,与库仑力相 比要小数百倍(对l mm颗粒),因此,在电选中f2可忽路不计。 3)界面吸力(f3): 界面吸力(f3)是荷电颗粒的剩余电荷和辊筒表面相应位置的感应电 荷之间的吸引力〔此感应电荷大小与剩余电荷相同,符号相反)。 对导体颗粒来说,放电速度快,剩余电荷少,所以,其界面吸力也 按近于零,而非导体颗粒则反之。界面吸力促使颗粒被吸向辊筒表 面。
磁流体分选是一种重力分选和磁选原理联合作用的分选过程。物料在似 加重介质中按密度差异分离,与重力分选相似;在磁场中按物料磁性差 异分离,与磁选相似,因此即可以将磁性和非磁性物料分离,亦可以将 非磁性物料按密度差异分离。
磁流体是指某种能够在磁场或者磁场与电场联合作用下磁化,呈现似加 重现象,对颗粒具有磁浮力作用的稳定分散液。
2.作用在颗粒上的机械力
1)重力(f4): f4=mgcosα
式中:α-颗粒在辊筒表面所在 的位置与辊筒半径的夹角,度;
2)离心力(f5):
f5
mv 2 R
式中:f5-作用在颗粒上的离心力;v-颗 粒在辊筒表面上的运动速度;R-辊筒的 半径。
作用在颗粒上的力力
(接地正极),因此靠近辊
筒一边的空间都带负电荷,
静电极则只产生高压静电场, 图 电选分离过程示意图图
而不放电。
1.高压绝缘子;2.偏向电极;3.给料斗; 4.辊筒电极;5.毛刷;6.电晕电极
工作原理
废物由给料斗均匀地给入辊筒上,随着辊筒的旋转,废物颗粒进入电 晕电场区、由于空间带有电荷,使导体和非导体颗粒都获得负电荷 (与电晕电极电性相同),但由于废物颗粒电性质的不同,运动和落 下的轨迹也不同。
导体颗粒获得负电荷后,能很快地通过转辊传走,与此同时,又受到 偏极所产生的静电场的感应作用,靠近偏极的一端感生正电,远离偏 极的另一端感生负电,负电又迅速地由辊筒传走,只剩下正电荷,由 于正负相吸引,故它被偏极吸向负极(静电极),加之颗粒本身又受 到离心力和重力的切向分力作用,致使导体废物颗粒从辊筒的前方落 下(导体)。偏向电极(静电极)的静电引力作用更增大了导体颗粒 的偏离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