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的扩散-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罗杰斯

创新扩散模型是对创新采用的各类人群进行研究归类的一种模型,它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在创新面前,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思想更开放,更愿意采纳创新。

这个模型也被称之为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或多步创新流动理论(Multi-Step Flow Theory)创新采用曲线(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

创新扩散:指一种创新以一定的方式随时间在社会系统的各种成员间进行传播的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

埃弗雷特•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

”而一项创新应具备相对的便利性、兼容性、复杂性、可靠性和可感知性五个要素。

另一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则认为创新还应当包括“熟悉”这一要素。

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

创新扩散包括五个阶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

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一条“S”形曲线来描述。

在扩散的早期,采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当采用者人数扩大到居民的10%~25% 时,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并保持这一趋势,即所谓的“起飞期”;在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

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条“S”形的曲线。

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早期采用者为后来的起飞作了必要的准备。

这个看似“势单力薄”的群体能够在人际传播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劝说他人接受创新。

在罗杰斯看来,早期采用者就是愿意率先接受和使用创新事物并甘愿为之冒风险那部分人。

这些人不仅对创新初期的种种不足有着较强的忍耐力,还能够对自身所处各群体的意见领袖展开“游说”,使之接受以至采用创新产品。

之后,创新又通过意见领袖们迅速向外扩散。

这样,创新距其“起飞期“的来临已然不远。

创新扩散理论是多级传播模式在创新领域的具体运用。

这一理论说明,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而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传播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

因此,罗杰斯认为,推广创新的最佳途径是“双管齐下“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这一观点已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S”形曲线理论在市场营销、广告推广、产品代谢以及媒介生命周期的研究方面都得到了承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