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2.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 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 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 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 知识。
——钱穆《国 史大纲·导言》
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范围:
时间:从170万年前——1840年鸦片战争 (本书开始于1万年前)
范围(主流观点):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 2070年—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鸦片战争前)公元前 475年—1840年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延 隋唐五代传 皇朝至此完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形状 简单、粗糙、种类少 光洁、精细、种类多样
用途 剥去植物果皮,动物的毛皮 农业种植
渔猎、采集 缺点: 来源不稳定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 器时代,人们从原来 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 方式转变到栽培谷物 与驯养牲畜的生产性 经济活动,标志着人 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 伟大的经济变革,进 入了农耕时代。
总之,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它又保留着许多真实的 历史信息,这些保留着先民生活和社会情景的历史记忆为我 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使得后人复原远古社会的某 些历史场景成为可能。从中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可 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也可作 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佐证。
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
盘古氏
燧人氏传Βιβλιοθήκη 说有巢氏人
伏羲氏
物
神农氏
开天辟地 钻木取火 建造房屋
结网捕鱼 种植农业
你认为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如何?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 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 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 的色彩。
传说:传说总是保存着许多真实的历史史实,即许多真实 的历史史实保持在一代代人的无意识的、集体性的记忆中, 再通过口耳相传或文字记载得以传承。
南稻北粟
粟
(黍或稷)
水稻
通过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河 姆 渡 文 化 猪 纹 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 姆 渡 文 化 骨 耜
新石器时代的石镰
姜寨遗址是一个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处在中华 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
整个聚落布局呈圆形、向心和内聚的格局,边缘用壕沟把整个聚落包围起 来……遗址中央是一个很大的墓地,四周围着五组房屋群,每组都以一个大 房屋为主体,周围分布着几十个小房屋,所有房屋都围绕着公共墓地……居 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 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 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
了解各个王朝历史的角度有哪些?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 在各个角度中的重点是什么? 政治、经济方面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关键词:
农耕文明 南稻北粟 满天星斗
根据人类制造与使用工具的历程, 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 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 代。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历史
第一册 世界古代史
第二、三册 中国古代史
第四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册 世界和中国的近现代史
重
第七册 专题史 (包括中国古代到近代的思 点
想演变史、上海史、史学史和启蒙思想、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史。)
1.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 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 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 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 有知识的国民。
材料三:右图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炭 化稻谷,年代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上。经鉴定,这 种稻谷属于晚稻型栽培稻。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由渔猎方式向农耕方式过渡。
(2) 材料一在史料分类上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其价 值如何?
小结
原
标志: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始
农
特点: 南稻北粟
耕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 生活方式: 址)
意义
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对中华文 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
特点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华
文 明
内容: 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
的 起
神话传说
源
反映出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大致历程 意义: 不等于历史事实,但保留着许多真实的
早
期
氏族
贵
剩余产品 的出现
贫富分化
贵族
族 早
下层
期
平民
奴
隶
阶级产生
政治实体出现(国家)
P4读图学史,找出地图中重要的文化遗址,归纳其分布的 主要特点。
上述文化遗址分散于中国各地,但主要集中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 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以下是我国大汶口文化晚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后期), 从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贵族大墓和平民小墓,大量随葬品的出现,表明贵贱有别, 高下有序,显示出社会分化,社会等级出现。 乱葬坑说明,部族冲突激化,凌驾于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 (国家)出现。
生产力 发展
为什么会有了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 社会现象?
历史信息
材料一:《白虎通·号篇》:“古之人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 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材料二: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粟古遗址中88个长 方形窖穴中堆放着脱粒的粟谷,现存堆积厚度在 0.3—2米多,磁山遗址距今8 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