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PPT课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PPT课件


2.4术后护理
2.4.1 术后搬动应平稳,应将患侧髋部整个托起,防止患侧内收、 扭转,保持外展位,以防止脱位。 2.4.2 卧硬板床,并去枕平卧6小时。 2.4.3 妥善安置好各管道(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输液管) 并保持各管道之通畅。 2.4.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 2.4.5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伤口引流量,同时注 意引流通畅(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旁30~45厘米以上),根 据引流量的情况第4天考虑拔管。 2.4.6 体位 患肢保持外展30度的中立位,行皮牵引或穿“丁” 字鞋,两大腿间放软枕,以保持有效牵引和髋关节功能。 2.4.7 观察患肢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肢血运障碍, 感觉功能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4.8 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1.2禁忌症
1.2.1 有严重心、肝、肺、肾病和糖尿 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1.2.2 髋关节化脓性感染,有活动性感 染存在及合并窦道者。 1.2.3 青少年、儿童不作此术,或80岁 以上者要慎重考虑。 1.2.4 因其他疾病估计置换术后病人也 不可以下地行走者。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做好各项检查,如髋部、胸部X线检查,化验 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 老年患者一定要查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 要纠正营养不良,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的研 究不断深入临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 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在骨科人体全身活动 的关节 均可进行人工置换,但目前应用较广、 效果较好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1. 置换原因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颈破坏,疼 痛影响功能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股骨头,股骨颈粉碎性骨折;(4)退行 性关节炎;(5)类风湿关节炎;(6)髋关节 僵直;(7)慢性髋关节脱位;(8)关节成形
1.1适应症
1.1.1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 影响生活及工作者。 1.1.2 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病变稳定者。 1.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塌陷并 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者。 1.1.4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并有明显 骨性关节炎,活动受限,疼痛加剧,行走需用双拐 者。 1.1.5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并发髋关节骨 性关节炎者。 1.1.6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括特发性、长 期服用可的松、酒精中毒、骨腄滑移、减压病、红 斑狼疮、镰状细胞贫血等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 1.1.7 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包括截骨术后、头颈切 除术、人工股骨头或双杯关节置换术后病例。 1.1.8 骨肿瘤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
2.5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5.1 感染 ①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必要时输血以提高机体抵 抗力。②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使组织内达到有效的抗生 素浓度,降低感染发生率。③病房的管理:一般置患者于单 间病房,减少人员流动。术前被服送高压灭菌,病室臭氧消 毒一小时后通风,用强力消毒液拖抹地面及墙壁。 2.5.2 脱位 脱位原因与术后搬动不正确、早期功能练习不得当 及病人的自身条件等有关。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2.5.2.1 向病人说明预防脱位的重要性,使之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并告诉病人有关具体注意事项,以加强防范意识。 2.5.2.2 术后保持肢体外展30°中立位。患侧穿“丁”字鞋固定 防止外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止内收。 2.5.2.3 术后不宜过早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脱位。 术后4~7d在医护人员监护下,锻炼患肢直腿抬高10°~ 15°,节次由少到多,每次一般不超过10节,每日2~3节, 应注意不要过度。
2.5.2.4 由于坐位是髋关节最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因此术后6~ 8周以躺、站或行走为主,每日可坐4~6次,每次限半小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5.2.5 搬动和移动病人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抬起,不能只牵拉抬动患肢,在放置 便盆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 2.5.2.6 告知病人,一旦怀疑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 神经损伤,然后通知医生再做进一步处理。 2.5.3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较多见,表现为肢体明显肿胀,严重者导致肢端 坏死。如果移动肢体,可导致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肺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 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突然,轻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或 表情淡漠,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 突然死亡[1]。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情况,积 极预防和及时发现肺栓塞,以免使病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注意观察 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有无足趾被动牵拉痛等,及时 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 2.5 .4 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康复 2.5.1 术后早期(术后当日至5d内) 术后当日即可进行患肢自足背开始的向心性按 摩;足趾、踝关节主动、被动伸屈练习;术后第2d进行臀大肌和臀中肌等长 收缩练习,以保持肌肉张力;术后第2~3d,便可进行髋关节屈伸练习以维 持髋关节活动度。另外,还要加强上肢肌力练习,以便日后能较好地使用拐 杖。 2.5.2 术后中期(术后5d至2w) 术后5d左右,患者体力已有所恢复,逐步开始由 卧到坐、由坐到站、由站到行走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肌力。 2.5.3 术后晚期(术后2w以后) 此期应注意加强患髋外展、外旋和内收的功能锻 炼。
2.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 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 的开导,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举出实例介绍一 些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使患者 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3基础护理
2.3.1 生活护理 2.3.1.1 根据天气变化,指导患者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2.3.1.2 指导病人练习有效的咳嗽,有利于预防术后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减轻 术后疼痛和缓解紧张情绪。 2.3.1.3 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具体措施: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 清洁、干燥、无折皱、无渣屑;间歇性解除压迫,定期按摩受压部位及骨突 处;为病人更换床单、内衣时,在保护髋关节的同时,抬起病人躯体,避免 拖、拉、推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加病人营养;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介绍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的重要性。 2.3.2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3.3 睡眠护理 为病人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者, 适当给予镇静剂,缓解疼痛,促进睡眠。 2.3.4 大小便护理 从饮食、生活习惯上预防便秘。注意保证足够饮水量,注意 饮食搭配;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基础上进食适量水果和含纤维 素多的蔬菜,以利通便。向病人解释床上大小便的目的,并教会病人在床上 大小便。针对女性患者,采用自制的女性尿瓶[6],解决女病人排小便的 问题,减少放置便盆的次数,既简便、有效地预防髋关节脱位,又减轻护理 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