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PPT课件
辅助检查
术前术后化疗联
合外科手术,可
治疗方法
使骨肉瘤的治愈
率 达60%~70%,
90%以上的骨肉 保肢手术、新辅
瘤患者可保肢 助化疗、免疫、
基因、分子靶向
等治疗及其他综
合治疗
常用化疗药
多柔比星、 甲氨蝶呤、顺铂、异 环磷酰胺
术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手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肢肿胀、 血运感觉情况,避免切口长时间 受压,预防坏死。
CT:表现为松质骨的斑片状缺 损,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骨 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破 坏甚至大片的缺损。骨质增生 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 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软组 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侧或围绕 病骨生长,其边缘大多模糊而 与周围正常的肌肉、神经和血
辅助检查
①骨质破坏:多始于干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 ,松质骨呈小斑片状骨质破坏,皮质边缘示 小而密集的虫蚀样破坏区,在皮质内表现为 哈氏管扩张而呈筛孔状破坏; ②肿瘤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 骨是骨肉瘤本来的表现,也是影像诊断的重 要依据。瘤骨的形态可分为云絮状、斑块状 和针状; ③肿瘤软骨钙化:肿瘤性软骨组织发生钙化 后则表现为小点状、弧形或环形钙化影; ④软组织肿块:表示肿瘤已侵犯骨外软组织 ,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境界多不清楚;
骨肉瘤 Osteosarc oma
冯淑虹
定义
骨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 恶性肿瘤( 能产生骨样组织的 梭形基质细胞), 发病率低、 恶性程度高。
骨肉瘤占恶性骨肿
瘤的20%,常发生
于长骨干骺端
股
胫
肱
骨
骨
骨
远
近
近端Leabharlann 端端颌骨骨肉瘤
比较罕见 仅占骨肉瘤5%-13%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放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见明显膨隆,质地偏硬,无压痛。
临床表现
1.早期出现间歇性麻木和疼 痛,很快转变为持续性剧痛 伴反射性疼痛。
2.生长迅速,牙槽突及颌骨 膨大破坏,牙松动移位。
临床表现
3.肿瘤突破骨皮质及骨膜 后,面部可出现畸形,表 面皮肤静脉怒张,呈暗红 色。
4.X线检查成骨骨肉瘤骨 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状
辅助检查
好发部位
颌骨骨肉瘤大部 分发生于下颌骨 ,分化良好。
年龄分布
70%~80%的患者 发病年龄为10~25 岁,每年发病率为 1~3 人/100 万人
性别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 发女生性于。上颌骨者, 女性居多;发生 于下颌骨者,男 性居多。
分型
成纤维细胞型 成软骨细胞型 成骨细胞型
骨膜型 小细胞型
病例
(2)术后不可立即进食,应在6 小时后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 流质食物。
(3)患者如需进行化疗巩固治
术后护理
二、特殊护理
(1)四肢骨肉瘤患者进行保肢手术后, 可用支架、垫枕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 回流。
(2)对石膏托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舒 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 或不压迫局部软组织。
(3)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指(趾)感觉、 活动、有否麻木,以了解肢体神经是否受 到压迫或损伤。
Thanks!
患者余建业,男,39岁,8年前因鼻咽癌于 浙医二院行放射治疗,术后愈合可,无不适 。4月前发现左面部略肿大,1月余前发现左 下唇麻木,未治疗。2周前于浙医二院体检 发现左侧下颌骨乙状切迹处骨性肿物,建议 转我院继续就诊。门诊拟“骨肉瘤”收治入
院。
病例
查体示:患者面形不对称,左侧面部略肿胀 ,开口受限,张口度约二指。左下颌支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