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的国情(PPT文档)
近代中国的国情(PPT文档)
• 18世纪后期,中国人口占世界1/3;农业总 产值和手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额的1/3(两 个1/3说明中国达到世界生产率的平均值); 世界人口在50万以上的1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 6个。200年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28.7%,居首位。而居2、3、4位的印度、 法国、英国三国之和仅占世界的26.5%。从 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19世纪初中国仍是世 界头号强国。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经济总 量仍居世界前列,占世界总量的25%,而今 天美国的经济总量也仅占世界总量的22%。
•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 国情
• 半殖民地:不完全的殖民地。政治上,国家已 失去主权地位,但仍保有一个主权形式;经济 上,已开始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文化 上,西方思想文化开始进入中国。
• 半封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的新生产方式开始出现。 但封建经济制度、封建专制政治、封建思想文 化仍然保留并根深蒂固。
社会性质 开始发生 变化
⑵1856.10—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签
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圆明园被
抢被烧。
“两半”社会性
质进一步加深
⑶1894.8—1895.4中日甲午战争,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两半”社会性质
质大大加深
⑷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思想文化
• 思想文化:封建 文化专制主义政 策的高压下,思 想僵化守旧,没 有任何容纳新思 想的空间,对外 部世界的情况毫 无兴趣。整个社 会万马齐喑,一 片沉寂。
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梁谋
—— 咏史
对外关系
• 对外关系:固步 自封,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严重 阻碍着中国的对 外贸易和经济发 展,严重妨碍中 国人学习世界先 进思想文化和科 学技术。
中国的小手工业
英国的大机器工厂
世界农耕文明的代表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 发祥地之一,早在1万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即开始农耕 活动。直到18世纪末,中 国的农业产量仍居世界前 列:10.5亿亩耕地,粮食 产量2040亿斤,养活3亿人 口。农业的发达为古代中 华文明高度发展和完善奠 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近代国情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
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二卷, P633]
•国情就是一个国家客观存在 的实际情况,包括了社会的 各个方面。如果用一句话概 括,那就是所处的社会是一 个什么样的社会。
•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专制,列强侵略 贫穷落后,人口众多 无自由、民主 地大物不博, 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等
1、1840——1901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等四次 有代表性的被侵略战争,中国一步一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⑴1840.6至1842.8 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迫鉴 定的条约有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之后还有《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社会性质 开始发生 变化
除以上四次被侵略战争外,还有: • 1871年俄国入侵新疆伊犁地区 •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南部 •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 1888——1889年英国侵犯西藏边境 • 1903——1904年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攻占拉萨 •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东北) • 1914年一战期间,日俄战争(在山东),日本占领
山东青岛 • 1931——1945年,日本从局部到全面侵华战争
1、1840——1901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等四次 有代表性的被侵略战争,中国一步一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⑴1840.6至1842.8 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迫鉴 定的条约有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之后还有《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795-1838年鸦片走私数量
政治
• 政治:吏治日益腐 败,贪墨之风盛炽, 卖官鬻爵,纲纪崩 坏。官员昏庸不思 作为,“多磕头, 少说话”流为官场 金科玉律。
军事
• 军事、海防:武 备废驰,军力衰 败,八旗兵长期 养尊处优,已无 复入关前之骁勇; 绿营军官贪兵懦, 全无战斗力;海 防空虚,炮台年 久失修,水师战 船遇击则破。
中国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
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四大发明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
古长城遗址
世界顶尖水平的青铜器制造工艺
越王剑
铜敦
司母戊方鼎
CHINA:美仑美奂的瓷器
青花抹红海水龙纹碗
宋代鈞瓷
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冬青釉盖罐
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茶盏
中国人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
综合国力: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
近代中国(1840——1949)
•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 • 主要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的 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实现民族的复兴、 国家的富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奠定基础。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思想文化
近代前夜清王朝由盛转衰
• 18—19世纪之交的嘉 庆朝上承康乾盛世, 下启道咸以来之衰世, 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 下,清王朝迅速地由 盛转衰,若与工业革 命和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的西方相比,更是 全面落后。
经济
• 经济:土地兼并日 甚一日,导致社会 矛盾激化;人口激 增,导致无发展的 增长;由鸦片走私 而白银大量外流, “银贵钱贱”,民 众不堪重负,清王 朝财政收入下降。
⑵1856.10—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签
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圆明园被
抢被烧。
“两半”社会性
质进一步加深
⑶1894.8—1895.4中日甲午战争,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两半”社会性质
质大大加深
⑷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两半”社会秩 序基本形成
“两半”社会秩 序基本形成
除以上四次被侵略战争外,还有: • 1871年俄国入侵新疆伊犁地区 •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南部 •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 1888——1889年英国侵犯西藏边境 • 1903——1904年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攻占拉萨 •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东北) • 1914年一战期间,日俄战争(在山东),日本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