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神经系统评估ppt课件

健康评估神经系统评估ppt课件


1.,询问患者有冷、热感 觉。
注意事项: 1.冷水5-19℃ 2.热水40-45℃ 3.接触两三秒为宜
2. 深感觉功能评估
肌肉、肌腱、关节
位置觉 运动觉 震动觉
2.1 运动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 让患者辨别是否有移动和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 (5min30)
注意事项: 1.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
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 (如上肢关节觉4/5)。
2.双侧对比
2.2 位置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 让患者说出模仿出相同的动作。
注意事项: 1.冷水5-19℃。 2.热水40-45℃。 3.接触两三秒为宜。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反射 跟腱反射
2.1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评估方法:嘱病人前臂屈曲,评估者用左手(同手握同手) 托住其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 击评估者自己的左拇指。(滑车淋巴结下方) 正常反应: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向内)。
浅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1.1 浅反射(角膜反射)
评估方法:嘱病人眼睛向内上方注视,评估者将棉签絮捻成细 束,用其末端轻触一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眼睑迅速闭合。 直接角膜反射 间接角膜反射
1.1 浅反射(异常角膜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三叉神经病变→直接和间接角 膜反射均消失。 *一侧面神经病变→直接角膜反射消 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 *深昏迷病人→双侧角膜反射完全消 失。
神经系统评估
一.感觉功能评估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内脏感觉 感 觉 一般感觉
特殊感觉
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
1.浅感觉功能评估
浅感觉 (皮肤及粘膜)
痛觉 触觉 温度觉
1.2 触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纸片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 询问患者有无感觉。(2min)
佝偻病、低钙血症、碱中毒
4.共济运动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 小脑、运动系统、前庭神经系统、眼睛、感觉系统共同参与。
指鼻试验 指指试验 轮替动作 跟-膝-胫试验 Romberg征
三.神经反射评估
神经反射
生理反射 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
浅反射 深反射
1.1 浅反射
概 念:指通过刺激皮肤或粘膜而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的反射。 (41min45)
2.3 振动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用震动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 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 1.作两侧、上下对比。 2.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
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 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 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二 运动功能评估
运动功能
肌力 肌张力 不随意运动 共济运动
评估方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一手托其踝部,另一 手持钝头竹签由足跟向小趾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再转 向拇趾侧。
正常反应:足趾向跖面屈曲。又称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阴 性。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骶髓1~2节病变,跖反射消失。
2. 深反射
概念:指通过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而完成的反射 ,也称腱反射。(32min19)
1.1 肌 力
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时的力量 评估方法:叮嘱病人做伸、屈运动,而检查者做相反 的阻力或观察肢体活动的状况
1.2 肌力的分级
Score 0 1 2
3 4 5
Description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肢体在床面上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正常肌力
1.1 浅反射(腹壁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两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评估者用 钝头竹签/棉签由外向内轻划腹上部、腹中部、腹下部的皮肤。 正常反应:受刺激部位腹肌收缩。
分为:上腹壁反射 中腹壁反射 下腹壁反射
1.1 浅反射(异常腹壁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脊髓不同节段受损→相应部位的腹壁反射消失; 一侧锥体束受损→同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昏迷、急腹症、经产妇、肥胖及老年人等,可因腹壁松弛, 使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1.3 肌力异常病因
随意运动功能丧失,称为瘫痪(完全不完全)
单 瘫(单个) 偏 瘫(一侧) 截 瘫(一段) 交叉瘫(左右分离)
脊髓灰质炎 颅内病变、脑卒中 脊髓外伤、炎症
单侧脑干病变
1.4 上下神经元瘫痪鉴别
瘫痪分布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肢体 + + + -
注意事项: 1.对称部位比较。 2.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3.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 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4.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1.1 痛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用笔尖、针尖轻刺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
注意事项: 1.上下比较,对称部位比较。 2.痛觉减退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 3.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 部位检查 4.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1.1 浅反射(提睾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者用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 正常反应: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 。
1.1 浅反射(异常提睾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同侧锥体束受损、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及老年人等。 双侧提睾反射均减弱或消失→腰髓1~2节病变。
1.1 浅反射(跖反射)
肌群 +
2.肌张力
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评估方法:肌肉硬度+被动运动时的阻力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减低
痉挛性:锥体束 强直性:锥体外系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灰质炎 小脑病变
中枢神经损伤
3.不随意运动
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 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运动
震颤 舞蹈样动作 手足徐动 手足搐搦
帕金森、小脑病变、甲亢、肝性脑病 儿童脑风湿病变 新纹状体病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