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结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大量矛盾和问题。

事实表明,深入研究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我们面临的任务,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调节制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和特点
(一)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历史回顾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关系“国家化”;第二,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化和劳动关系类型单一化;第三,劳动关系运行行政化。

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两大动因,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几个主要阶段。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配套的是企业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种渐进式改革、即也被称为“体制外改革”或“增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色。

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市场化劳动关系得以确立并平稳运行的外部条件。

(二)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1、市场化劳动关系占居了主导地位,但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很多。

市场化劳动关系占居了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劳动关系基本上回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即以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为基础、以雇用为基本形态的经济社会关系。

②劳动关系的归属企业化。

③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④劳动关系的规范法制化和契约化。

旧体制遗留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国有企业特别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劳动关系遗留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职工的“国家职工”身份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工资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旧体制遗留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由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和扭曲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没有完全实现。

2、劳动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