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最新真题)
2020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最新真题)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
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
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回答下面两题: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区 别
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 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客观实 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 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看不 见、摸不着的
有生有灭
①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 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联 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 系 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物 主体载体 运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
质
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命题角度1 物质与运动 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
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 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 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 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 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展示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哲学的物质 概念:自然界的物 质性;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知识概览
2.哲学的运动
概念:运动和物质
的关系;绝对运动 物
与相对静止。
质
观
3.物质运动的 规律: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 普遍性。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和物质、 静止的关系
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 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 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 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 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 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 在方式
“银幕上人物几 秒钟的静止实际上 是由放映机播放的 数十张胶片上相同 的画面形成的”, 说明静止是运动的 特殊状态,排除B、 C、D三项,A项符 合题意。
(3)人们所改变的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是物质。 上述观点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2014上海卷】►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 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命题角度1 世界是物质的 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
②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误区警示】物质是可以被创造和改变的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2)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
①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②根本属性:运动性——相对于其他属性而言,是最根
本的。 ③其他属性:
可知性——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没有 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永恒性——物质不生不灭,以不同的具体形态存在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
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是指具有特定性质、确定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形态的具体事物
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 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 ①改造自然应当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②改造自然必须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 ③要重视意识对人们改造自然的决定作用 ④要看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具有相对性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信息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 规律办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①②正确;③说法 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④与题意无关。
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制 造出双极量子费米 子气体,体现了A。 B错误,物质的唯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C错误,物质 的根本属性没有改 变;D错误,人们 不可以改变或创造 物质。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 发展的,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根本前提是 承认自然的客观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联系实际】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 们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方法论意义】 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否定人 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
按客观规 律办事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
不依赖于人 的意识, 并能 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
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无论人们 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 它都客观的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 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3、静止的含义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 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 特殊的运动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哲学上所讲的运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
含 动,是指宇宙间 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
区义 别
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 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特 征
运永恒动的是、无绝条对件的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 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的统一;
联系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 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一观 点( )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
入“一元论”的泥潭 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
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
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
“给我物质,我就 用它造出一个宇宙 来”,表明物质是 形成宇宙万物的基 础,世界统一于物 质,属于唯物主义 观点,A正确。B、 C、D是对题干中康 德观点的错误理解。
运动的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脱离
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见,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
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 点。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 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 (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 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 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3)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 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 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 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 在方式。
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 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
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注意】反对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
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注: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不同表述: ①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世界统一于物质;④世界是物质的。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 (2015天津文综)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 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 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 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哲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 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内 涵
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 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
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
是第一性的东西
而言,具有真实性
外 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 区 延 观物质世界 别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
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 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客 观世界,而且指主观世界
③承认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误区警示】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两种存在方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
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离 开运动,物质就无法存在。
(2)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状态,它并非绝对 不动,只是相对于其他参照系而言,它没有发生特 殊运动或者在某一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