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篇——文贵修改第一讲:快速修改★温馨提示:这一讲主要以学习杨初春老师的作文快速修改法为主。
学生准备未修改的一篇文章,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按方法进行修改。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和多次的修改。
”——何其芳一、技巧点拨A杨初春老师谈快速修改作文法:1.三点跳视法主旨 (或称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是看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鲜明。
主题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因此,要快速修改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检查文章的主题是否鲜明。
检查文章主题是否鲜明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运用三点跳视法。
“三点”就是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跳视”就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跳跃式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念。
拿议论文的修改来说吧,首先检查开头,看是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如果没有提,就要加上一句。
如果提得不鲜明,就加上适当的修饰语,以把自己要阐述的观点说得准确鲜明。
一个同学写《“老传统”别议》这篇文章,原来的开头是这样的:前不久,奶奶去世了,灵枢在家停了三天,七个和尚念了三天经,还大摆廷席,吃掉五头肥猪,三百斤鲜鱼,一千斤大米,五百斤黄豆,热闹了一番之后,再吹吹打打送上坟山土葬,一共花了五千多元。
事后我对爸爸说:“人死了还这样铺张浪费,真不应该!”可爸爸立即教训我说:“你懂个屁,这是老传统。
”他在检查时,发现这一段只叙述了事实,还没有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于是立即加上了一句:老传统难道不可以改变吗?一个反问句就突出了自己的观点,老传统是可以改变的。
检查了文章的开头以后,接着就快速跳视中间部分。
主要看有没有照应主题的中心句,没有就要加上。
文章的中间部分一般比较长,不能逐字逐句念,只能透视,也就是一日十行,把注意力放在寻找照应主题的中心句上。
这些中心句可以在自然段的开头,也可以在自然段的中间或末尾,如果要添加的话,最好加在自然段的开头,这样会使文章显得纲目清楚,层次分明。
最后检查结尾,看是不是有和主题相呼应的句子,也就是看是否做到了首尾呼应。
如果发现文章末尾走了火,离开了主题,这时最简捷的办法是在末尾加一句和主题相呼应的话。
这样等于把脱缰的野马重新拉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区而使文章显得首尾呼应,结构紧凑,主题鲜明。
2.语感检查法三点透视法主要用来检查修改订文章的主题思想,语感检查法则主要是用来检查文句表达方面的毛病。
语言文字是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外衣,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润色,是为了更生动、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中心思想。
所以说,对语言文字的检查修改和润色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
一篇文章的语言文字的好坏,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三个方面去检查推敲。
语法方面如果没有毛病,句子就通顺;修辞方面有特色,文章就生动;逻辑方面不出问题,文章的论证就严密,就很有说服力。
写非快速作文时,可以对一些句子从语法、修辞、逻辑三个方面去仔细推敲,认真比较,加工调色。
但是快速作文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慢慢推敲润色。
快速作文修改文句方面的毛病首先是要能迅速发现毛病,然后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改掉毛病。
检查和修改文句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语感检查法。
具体做法是,不细细推敲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毛病,只凭语感检查,三位一体。
文章写完以后,快速读一遍,如果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这说明文句是通顺的,不要修改。
如果发现什么地方念起来拗口,听起来不顺耳,那就要停下来修改一下。
修改的办法是或增、或删、或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在增、删、调时亦不要考虑什么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问题,只以语感为标准,好念好听就可以了。
因为一般说来,语感好的文章,在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部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所以说,语感检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修改方法,在快速作文的修改中,会常常用到这种方法。
一般说来,语感好的文章,在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所以说,语感检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修改3.对立统一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有太阳,就有太阴;有运动,就有静止;有正确,就有谬误: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等等。
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事物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写文章也是如此,一篇好的文章,不但观点鲜明,条理分明,语言清楚,而且对问题的看法充满着辩证法,不偏激,不片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是快速作文,由于审题、立意、构思的时间很短,而且行文快捷,因此往往容易出现片面性的毛病,对一个问题,往往谈了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破坏了文章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只要运用对立统一法去检查,很快就可以发现这个毛病。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运用跳视法扫描文章,找到文章中阐明作者的观点的地方,看文章在提出观点或作结论时,是否片面、偏激或说了过头话。
找到了毛病,修改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在阐述的观点的反面加上一两句做为铺垫的话,文章就会变得无懈可击。
有时加在观点的后面,有时加在观点的前面,请看《服饰小议》的最后一段:所以说,穿着打扮不是小事情,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意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
我们必须反对穿奇装异服。
看了这个结尾,有人一定会反驳说:“穿什么衣服是各人的自由,谁能干涉?”但是只要在“我们必须反对穿奇装异服”一句的前面加上一句做为铺垫的话,文章就会变得无懈可击。
再看运用对立统一法修改后的结尾:所以说,穿着打扮不是小事情,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水准和审美情趣。
每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当然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是,我们必须反对穿奇装异服。
加上一句“每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当然有充分的选择自由”,文章的观点就变得完整准确,无可辩驳。
因此,运用对立统一法不但能迅速找到文章的毛病,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最经济的笔墨把文章修改好。
4.病灶切除法在快速作文的行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容重复,词句芜杂和文理似通非通的毛病。
检查时发现了这些毛病怎么修改呢?最快速而又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病灶切除法。
病灶本指有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位,这里是借指文章中有毛病的地方。
医生对于肿瘤病灶,当然可以使用保守疗法,打针、敷药、清洗和吃药,这些办法当然可以使一些肿瘤病灶消除,但是,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疗办法便是把肿瘤切除。
对于文章中那些内容重复、语言啰嗦、文理不通顺的毛病,要能快速修改好,也就只有采用外科医生的病灶切除法,具体做法就是发现内容重复的地方,立即毫不可惜地将重复多余的部分删去。
比如用一个事例已经把观点论证得很清楚了,多余的第二个事例就应当删去。
另外,对那些语言啰嗦的地方,也要毫不犹豫地删去。
有时在作文中可能出现文理似通非通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主要表现为语言芜杂、前后牵连,结构杂揉。
改动一句,就会牵涉到其他语句,甚至牵涉到整个句群或段落。
处理这样的毛病,在非快速作文的修改中往往是尽量保留,通过添加或删减词语,重新调整句群中句子的排列次序,从而达到疏通文理的目的。
这样原句是保留了,但费时费力太多,而且由于要尽量保留原句,修改后的语句往往显得冗长繁杂。
在快速作文的修改中,碰到这种文理似退非退的句子,不是加减一两个词语就可以修改得好的时候,就一律采用病灶切除法,毫不犹豫地将病句删去。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快刀斩乱麻的办法。
这样处理,不但能达到快速的要求,而且修改后的文章往往显得简洁明白,丝毫没有累赘冗长之感。
B何其芳先生谈作文修改(供参考)一般文章的毛病,根本成问题的大概不外乎观点错误,不合事实,教条主义,空洞无物等项。
并不是整篇要不得,而是局部内容或表现形式有缺点,必须加以修改的却相当多。
就我所能想到的缺点列举出来,就有这些:一、抽象笼统,叙事不具体,说理不分析。
二、根据不足,就下断语,我要怎样说就怎样说,信不信由你。
三、强调一点,不加限制,反驳别人,易走极端,没有分寸,不够周密。
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说得很多,以为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五、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说得很少,以为自己知道别人也应该知道。
六、许多事情或问题,随便放在一起,没有中心,没有层次,逐段读时也还可以,读完以后一片模糊。
七、写到下句不管上句,写到后面不管前面。
八、信手写来,离题万里,偏又爱惜,舍不得割弃。
九、抄书太多,使人昏昏欲睡。
十、生造词头,乱用术语,疙里疙瘩,词不达意。
十一、没有吸取说话里面的单纯易懂,生动亲切等好处,只剩下说话里面的啰嗦重复,马虎破碎等缺点。
十二、没有学到外国语法的精密,却摹仿翻译文字造长句子,想把天下的事情一口气说完,一直是逗点到底。
这是我们常写的叙事说理文章中的一些毛病。
文艺作品还有别的特殊问题,这里不去说它。
我们犯这些毛病,也并不完全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写作水平真正就那样低,而常常由于我们花心思花功夫不够,尊重读者体贴读者不够。
内容要正确,表现形式要恰当,都是为了读者。
好文章不仅读者容易懂得,相信,并且还能够吸引读者,使读者能够得到一种提高,一种愉快。
这个境界不易达到,但我们总应该努力把文章写得讲究一点。
因此,从写作以前到写完以后,从内容到形式,凡属可能做到的反复研究,充分修改,都大有必要。
我讲这些,并不是说我就做到了这样,刚刚相反,正因为我也是粗心大意,不懂得做文章的ABC,现在有些觉悟,愿从此努力而已。
二、牛刀小试(建议时间安排为40分钟。
)请同学们准备一篇未修改的文章,在老师指导下按方法、按步骤进行修改。
建议:同学们修改25分钟,老师点评15分钟。
或者老师一边指导学生修改,一边对学生每一步骤的修改给予及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