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硅胶行业的三大发展优势国内硅胶行业具有三大优势。
硅橡胶工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不断加快自身技术进步,加强高性能产品品种的开发。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竞争优势在于:1.有一定的核心技术支撑。
我国已建立起包括7大基本胶种的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其中具有较强核心技术支撑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和顺丁橡胶(BR)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可根据市场容量的发展及时扩充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乙丙橡胶(EPR)、丁腈橡胶(NBR)和丁基橡胶(IIR)等产品引进技术建设装置,产品已顺利进入市场,并在装置能力和产品牌号等方面有一定发展,为今后进一步扩大能力奠定了市场和技术基础。
2.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世界橡胶工业的投资重心已经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轮胎和橡胶制品的制造加工基地及世界硅橡胶市场竞争的重点区域。
3.国内天然橡胶资源不足。
我国天然橡胶长期供不应求,进口量从2000年的85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160万多吨,对外依存度日趋提升。
提高硅橡胶使用比例成为解决天然橡胶供不应求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些可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橡胶的硅橡胶将会有更大的市场。
橡胶助剂补强体系助剂在橡胶制品加工中,对一些要求高增硬、高补强的胶料单纯增大炭黑用量是无济于事的,这样会因胶料的门尼粘度过高、生热过大,而给混炼带来困难,以致给挤出、成型操作带来麻烦。
在这些高增硬、高补强胶料中,如果配合橡胶专用的酚醛树脂部分替代炭黑,不仅可以使加工工艺流畅,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增硬补强效果。
但是,普通市售的充油酚醛树脂并不适合用作橡胶增硬剂或补强剂,因为不仅加工不安全,而且会降低硫化胶的疲劳性、容易发脆。
国际流行的橡胶专用补强树脂必须加入第三单体缩合,并通过特定油或胶乳改性,产品必须具有高增硬、高补强、耐热、耐磨、加工安全、与橡胶相容性好的技术特征。
国际通用的橡胶补强增硬酚醛树脂主要有3类,即间甲苯酚甲醛二阶树脂、木贾树油或妥尔油改性酚醛二阶树脂和胶乳改性酚醛树脂。
在中国,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综合了国际通用橡胶增硬补强树脂的技术特征,开发成功PFM系列产品,并由常京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根据不同橡胶制品的需要,PFM系列产品的特点如下:PFM M:油改性三元酚醛缩合二阶树脂,具有高增硬、高补强、耐热、耐磨特性,添加10份,可以使NR/BR/炭黑(并用比70/30/60)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达到95度。
PFM C:油改性三元酚醛缩合二阶树脂,具有高增硬、高补强、耐热、耐磨特性,添加10份,可以使NR/BR/炭黑(并用比70/30/60)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达到94度。
PFM P:油改性酚醛二阶树脂,具有中增硬、高补强、耐热、耐磨特性,添加10份,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可达90度。
PFM R:浅色油改性酚醛二阶树脂,具有中增硬、高补强、耐热、耐磨特性。
可用于浅色增硬制品。
由于PFM系列产品在分子结构上挂接有长链烷基,属于热塑性树脂,因此在硫化之前不仅具有软化剂、增塑剂和增粘剂的作用,而且门尼粘度低,与橡胶的相容性极佳,在与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按10∶1(质量比)比例配合后,在硫化温度下会继续发生树脂化反应,形成三维结构,达到对硫化胶增硬、补强的目的,是最理想的增硬剂和补强剂。
因此,PFM系列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的产品,适用于NR和SR,可用于制造轮胎、鞋底、衬里、胶辊和各种增硬橡胶制品。
环保硅橡胶混炼胶一、硅橡胶混炼胶背景介绍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电气绝缘性以及生理惰性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汽车机械等工业以及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硅橡胶的主要应用形式是各种硫化制品,其中包括模压制品中的各种胶板,垫圈,皮碗,活门,薄膜,减震器,电插头,胶辊,电位器绝缘套,波导管和按键等等;挤出制品中的各种胶管,胶条,胶绳,电线电缆包皮等等。
胶带制品中的密封垫,膜片,隔离布等。
目前,大多数的硅橡胶制品都是使用过氧化物作为硫化剂,经过高温模压成型的方法来生产。
胶料是使用未加硫化剂的混炼硅橡胶。
硫化机有过氧化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最常用的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和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简称“双二五”加量为0.5-1.0%,用于模压成型方式的硅橡胶制品生产,硫化温度一般在165℃-200℃,但是这种硅橡胶制品的生产方式有如下的缺点:1. 使用“双二五”硫化剂,生产过程中由于硫化剂分解产生大量有害废气,影响操作环境。
2. 成型硫化温度高达165-190℃,耗费大量电力资源,也造成成型生产环境气温升高,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夏季,大量的平板硫化机集中在一起,作业人员炎热难受。
3. 硅橡胶制品残留硫化剂分解产物,产生难闻气味,需进行二次加硫才能除去,如果“双二五”硫化剂不纯或混有苯甲酰类过氧化物,那么硅橡胶制品还容易出现“喷霜”现象,也就是硫化剂的分解产物,迁移到硅橡胶表面,形成白色结晶的现象。
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简称“双二四”,50%有效含量的膏状物加量为1.0%-1.5%,主要用于热空气硫化成型,如硅橡胶管材,线材和板材的生产,使用“双二四”有如下的缺点:1、使用“双二四”硫化剂,生产过程中由于硫化剂分解产生大量有害废气,影响操作环境。
2、硅橡胶制品残留硫化剂分解产物,需进行二次加硫才能除去,硅橡胶制品还容易出现“喷霜”现象,尤其是黑色硅胶制品,放置几个月后,表面有好像“发霉”的现象。
低温硫化混炼硅橡胶,无需再加入硫化剂,可以直接塑炼后,模压成型,并且具有如下优点:1. 生产硅橡胶制品时,成型模压可以在110-130℃的较低温度下进行硫化,硫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节约电能。
2. 使用本方法生产硅橡胶制品,不会产生化学分解产物等废气,生产出来的硅橡胶制品无气味,不需要进行二次加硫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3. 硅橡胶产品尺寸稳定,可以直接达到FDA标准要求。
二、硅橡胶混炼胶应用实例? 电子电气行业键盘(手机键盘、各类电器遥控键盘、电脑键盘);电子产品的基本元件;电线电缆;高压输配电的绝缘应用,比如绝缘子、避雷器、穿墙套管、电缆附件、开关等部件。
? 工业杂件密封件、油封、O型垫圈、辊筒、绝缘管材。
? 医用/民用消费品婴儿奶嘴、吸管、泳帽、潜水镜密封圈,还有眼镜鼻垫、软性按键、鞋内衬垫等等。
? 汽车工业火花塞护套、点火套,到排风机减震器、曲轴密封件、进排气系统密封、电气控制模板密封、发动机装配,还有遍布汽车全身的各种连接件。
三、硅橡胶混炼胶目前建议推广的领域? 工业杂件(密封件、油封、O型垫圈、辊筒、绝缘管材)? 加工类型以挤出成型(硅胶电线,硅胶管等)原因:1)制品受线收缩率影响较少。
2)生产效率要求高。
四、该产品的主要推广点? 节能,降耗——它具有低温(120℃)快速固化成型,无需二次烘烤。
? 硫化——不需要添加硫化剂。
? 环保——不产生难闻气味,不产生有害气体。
? 成本——与目前使用的胶料价格基本一致不造成成本压力。
硅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广州市中祥商贸有限公司跟大家一起分享硅胶行业发展趋势有机硅胶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材料,起初仅应用于航空、军工领域,如今广泛应用到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金属、油漆,医药医疗等各个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有机硅胶市场需求巨大,而且近期国内产量供不应求。
目前一些大型跨国集团纷纷在华建立生产与研发中心,国内民间资本也在积极投入这一新材料领域。
我国有机硅胶产业大量依赖进口专家预计,今后三到五年,将是我国有机硅胶产业大发展的重要阶段。
到20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胶生产和消费国。
但是,眼下我国有机硅胶主要依赖进口。
据统计,2000年到2006年,我国市场有机硅胶的表征消费量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依赖进口。
“未来几年里,中国有机硅胶市场仍会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要大量依赖进口。
”迈图高新材料集团总裁段小缨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有机硅胶依赖进口,主要是受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
联合证券分析师肖晖说,国内多年来技术虽然有所改进,但是在物耗、能耗、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质量关难以突破。
跨国公司盯住中国由于看到了中国有机硅胶市场的巨大需求,跨国巨头纷纷来华开拓市场。
行业老大道康宁早在1973年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000万美元,建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全球第二大有机硅胶企业迈图日前表示,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近一亿美元,建设年产10万吨的有机硅胶单体项目。
此前,迈图已在上海、深圳、南通等地建有4家有机硅胶生产厂。
如今,在垄断全球有机硅胶八成市场的五大巨头中,四大巨头已布局中国。
业内人士透露,跨国巨头不仅把中国市场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要让研发工作尽可能地贴近中国市场,以获得优势。
据悉,迈图刚把其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对此,段小缨解释道:“只有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才能更好地接近客户,缩短产业链,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年或将出现拐点尽管目前有机硅胶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但是业内专家认为,2010年可能出现行业拐点,供给会大于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有机硅胶产品的毛利在30%至50%。
作为一种新材料有机硅胶相对于传统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应用非常广泛。
受高利润的诱惑,一些民营企业已经着手建设有机硅胶生产线。
据悉,除国内原有的星新材料、新安化工、吉化三家企业外,近两年新增的有机硅胶单体生产装置约有15套。
浙江、江苏、山东、山西等地争相上马有机硅胶新项目。
此外,在华跨国企业也在争相扩充产能。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影响未来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2010年出现行业拐点,那么谁能及早扩大产能,谁就能占据更大市场。
但是,有机硅胶产业是一个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门槛较高,而且高耗能、易污染。
目前,国内不缺资金,缺的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