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为在4的基础上减少3,因此它等于1。
生3:我们组把“4”看作手里原有铅笔4支,把“-3”看作借出3支,手里还剩铅笔1支,所以4+(-3)=1。
……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问题的指向性很强,具有明显的暗示,使“发现”变得轻而易举,缺乏探究性。
第二种方式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创设了很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在合作讨论中进行尝试、猜测、体验、创新。
二、提供操作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操作活动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和可能性,往往可以使人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隐含的智能因素,利用他发展知识,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优化。
如教学“探索多边形外角和”一课多媒体显示一个人围绕一个五边形广场跑步来创设情境。
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剪多边形的外角拼在一起,能得到什么结论?怎样得到的?并说明为什么。
此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剪的剪、拼的拼、议的议,合作、交流的情绪高涨,纷纷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
主动参与观察,主动参与思维,主动参与操作,主动参与探索,主动参与课堂小结等,当学生在学习受到挫折后,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自我调节心理,养成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