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23
标准预防
根据预期的可能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及安全注射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 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24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25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26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7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二级防护 (加强防护)
适用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等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人员 防护配备: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7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 针刺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医疗废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8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回套
用手去除针头
9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远离针翼部位拔 除静脉输液针头
拔出针头时
5
职业暴露人群
1%
4%
3%
6%
15% 30.3次
/100人.年
41.3次 /100人.年
55.7次 /100人.年
43%
28%
NaSH 2008年监测数据
护士 医生 技术员 保洁人员 学生 牙科 其他
6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2%
3%
10%
6%
4%
5%
30%
8%
12% 20%
注射器 缝合针 蝶翼针 手术刀 静脉导管针 其它实心针 其它空心针 玻璃 放血针 未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2016年11月03
1
一、职业暴露
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 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 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 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 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分类:①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 露)②放射性职业暴露,③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 药品)职业暴露,④其他职业暴露。
10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将血标本注入 试管中
使用后的注射器 随意放置
11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手术中传递剪刀 及刀片
缝合中
12
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
13
预防锐器伤
1. 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2. 杜绝回套针尖; 3. 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
14
预防锐器伤
4. 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 5. 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 6. 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
中;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使用后,应立即 丢入利器盒内
15
预防锐器伤
7.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8. 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9. 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
使用弯盘传递器械 16
预防锐器伤
10. 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 针用于静脉连接、自动毁形的注射器、预充 药物的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的 注射器、针尖连接有保护套的注射器等;
21
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
医院感染办公室立即对职业暴露情况 进行评估 疫苗接种或预防用药 随访
22
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 离预防措施
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洗手和手消毒 利器的安全使用 废物的管理
29
手卫生
30
六部洗手法(不少于十五秒)
内外夹弓大力完
31
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双层手套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2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 50%以上的接触 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 70%的接触血量
33
戴口罩
√
××
34
×
×
×
35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如图 A. 1。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 上紧贴面部,如图 A. 2 。
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
17
预防锐器伤
11. 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手持针翼部位,不能 远离该部位。如果太远,在拔出针尖时,针尖 就会随玻璃丝原来的韧性卷曲,突然转变方向 而刺伤手。
12. 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时应手背在上,刀柄、 刀刃在下。
13. 传递缝针:右手向左递时要手背在下或侧面, 左手向右手送时,始终保持针尖向上。
3
职业暴露的危害
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 死亡人数每年达几百人!
几乎每天死亡一人
一名护士的职业生涯中发生 针刺伤平均为4.3次/年
在1985-1999年统计有55名 医务人员感染HIV
4
职业暴露场所
9% 5%
8%
39%
5%
1%
25%
8%
美国卫生保健人员国立监测网
住院病房 门诊 手术室 废物处置 实验室 急诊 操作间 其他
14. 器械护士:注意尽量不要直接在空中接医生用 过的器械,防止刺伤。
18
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的处理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 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
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 消毒,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
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暴
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挤、二冲、三消毒
19
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
皮肤黏膜暴露的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 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0
职业暴露的处理------报告、登记
护士向护士长报告、医生向主任报告 科室向医院感染办公室报告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
转运患者(尸体)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要求:
标准预防原则
随时洗手或手消毒
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
利器的安全使用
废物管理
28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三级防护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
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
加强防护,增加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