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 人教版七下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望月 登飞来峰

公开课 人教版七下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望月 登飞来峰

27
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 抒胸臆,表达壮阔情怀, 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28
结合创作背景,借助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王安石,字__,号__,(朝代) __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谥号“__”,故世称__。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 称,使 他成为“__”之一。
2.解释红色字词,并翻译句子。
21
2. 杜甫在《望岳》中,虚 实结合,在近望中描写泰山 神奇秀丽,亮暗分明,高俊 奇险的诗句是: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22
3. 杜甫在《望岳》中,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 而起,高拔绵延的两句是: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23
4.杜甫在《望岳》中通 过细望写泰山幽深缥缈, 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 空阔的两句: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5
5
创作背景 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 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 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 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 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 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
6
创作背景 击敌,武不允许。随后,陈子昂 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 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 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 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名 垂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29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 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闻说”句虚写旭日东 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 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30
4.“浮云”的实含义是 什么?“不畏”二字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勇气和决 心。
31
文章简析(见译文62页)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 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实写还是虚写) 虚写 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 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
主旨:《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
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 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 被赏识任用。) 壮志难酬(酬:实现。) 的思想感情。
10
理解性默写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 间,孤独悲伤之情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1
理解性默写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结合创作背景,借助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陈子昂,字__,朝代__诗人, 因曾任右拾遗(讽谏朝政,荐 举人才),后世称__。
2.解释红色字词,并翻译句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
3.战国时期燕昭王因为 什么而建设幽州台? 4.你认为诗人为什么会 “怆然而涕下”?
9
20 古代诗歌五首
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创作 背景。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 诵诗歌。 3.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登幽州台歌
3
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4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执政)696 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 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 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 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 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诗人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英雄 气概与豪情壮志?
18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 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 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表达了诗人
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12
望岳
13
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
14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 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 (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 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15
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 河北、山东等地),这首 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16
结合创作背景,借助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杜甫,字__,自号__,(朝代) __伟大的(现实还是浪漫)__主 义诗人,其诗被称为__。 2.解释红色字词,并翻译句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 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7
24
登飞来峰
25
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6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
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知 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 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 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 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
19
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 的雄心和气概,以及
卓然独立、(成就或品格等高出 其他的人) 兼济天下(使天下民众、万物都受到 恩惠和帮助。济: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
的豪情壮志。
20
1.杜甫在《望岳》中想象自 己将来登山所见之景,表达 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是: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2
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的精神境界,诗的后两句承接 前两句(表达方式) 描写(写景) 转而 议论抒情, 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
33
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 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 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 在政治上 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 的勇气和决心。
34
理解性默写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 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 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