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查体
有以上障碍者为面神经麻痹
五.面神经
舌前2/3味觉检查
用棉签蘸盐水、糖水、醋等涂一侧舌前23 出让被检查者表达出感受的味道 另一侧同样方法。
五.面神经
分型
中枢型 周围型
六.位听神经
组成
窝神经 前庭神经
方法:隔一定距离用手表测听力,与正常 人对比
六.位听神经
意义: 耳聋不能做出定位,还须依据邻近结构 定位 一侧耳聋伴同侧的面三叉神经的损害, 常提示病变侧位听神经纤维瘤或颅底蛛 网膜炎的可能
前庭功能受损,病人站立不稳,眩晕等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运动
方法:观察肌肉是否有萎缩,有无斜颈,双 肩是否在同一水平,给予阻力比较两
侧肌力
意义:一侧损伤,该肩下垂、耸肩无力、头 不能或无力转向对侧,见于颈椎骨折等
九.舌下神经
支配舌肌运动
方法:伸舌观察有无偏斜,舍肌萎缩,震颤
舌下神经经麻痹
2.舞蹈样运动
手足徐动.搐搦
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
共济运动
2.对指试验 3.轮替动作 4.跟膝胫试验 5.罗母伯格实验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 觉、温度觉、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等。
(骶 4-5)
一 浅反射
1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被检查者向内上 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 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 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 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
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轮 匝肌作出反应 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 见于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直接反射消失, 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 碍)
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 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腹壁反射
一 浅反射
② 腹壁反射
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 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 轻划腹壁皮肤。 反应: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腹壁反射
一 浅反射
3. 提睾反射: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 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 病变(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颈项强直
颈强直
四 脑膜刺激征
2. Kernig征: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
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 达135°以上, 伸膝受限,疼痛、屈肌痉挛为 阳性。
肱二头肌反射
二 深反射
2. 肱三头肌反射 (triceps reflex) :医 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 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 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
肱三头肌反射
二 深反射
3.桡骨骨膜反射: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 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 桡骨茎实,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 反射中枢在颈随5~8节。
神经支配肌肉:
动眼神经:上睑肌、上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内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展神经:外直肌
动眼.滑车.展神经
检查方法: 要点:坐位、头勿转动、先左后右,距离40cm
从中部开始(两眼平视)、不能划圆圈
顺序:水平向外、外上、外下 水平向下、向上、向下
注意:观察眼球运动幅度、灵活性,是否同步 有无眼球震颤,斜视、复视。
及一 其般 感感 觉觉 传检 导查 路法
痛觉.触觉
运动觉.位置觉
复合感觉
体表图形觉 实体辨别觉 两点辨别觉 皮肤定位觉
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丧失 感觉减退 感觉过度 感觉过敏 感觉异常 感觉分离
感觉障碍的类型
末梢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内囊型 脑干型 皮层型
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损害(常伴反射区扩大) ●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
(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
深反射
临床意义: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 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 髓前角灰质炎可使反射弧遭受损害。
三 病理反射
椎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 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1岁半的婴 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 反射现象。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
记忆名称: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走Ⅺ副Ⅻ舌下
嗅神经
感受器 鼻粘膜
中枢 大脑的颞页
终点(效应器) ?
用具:易挥发,,无强烈刺激,熟悉.如:香皂,牙膏,香水等。
检查方法:
用手指压一测鼻孔,另一侧吸入。
障碍表现:减弱,消失,过敏,幻嗅.
疾病原因:1.创伤,嗅沟脑膜瘤(单侧受损) 2.感冒,鼻粘膜本身病变 3.脑膜肿瘤,癫痫发作的先兆
肌力的减弱或消失,称为“瘫痪”。
肌力分级:
(6级计分法)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全瘫 仅有肌肉收缩 仅可平移 仅可抬高 可对抗外力 正常
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肌张力 肌萎缩 腱反射 病理反射
中枢性瘫痪 增强 无
增强或亢进 有
周围性瘫痪 减弱或消失
有 减弱或消失
无
瘫痪的诊断
瘫痪的类型
单瘫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反射弧包括: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元 ③连络神经元 ④传出神经元 ⑤效应器
反射弧是通过固 定的脊髓节段及周 围神经,对定位诊 断有重要意义。
三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 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反射 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影响(减 弱或消失)。
Hoffmann 征
Hoffmann 征
Rossolimo征
病理反射阳性 临床意义
●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锥体束征)
●昏迷、深睡、用大量镇静药后. ●一岁以下婴儿(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病理反射
6. 阵挛: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
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 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
3.病理反射(锥体束损害、1岁内婴儿)
●巴彬斯基 (Babinski) 征 ●查多克 (Chaddock) 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戈登 (Gordon) 征 ●霍夫曼 (Hoffmann )征 ●罗索里摩(Rossolimo)征
三 病理反射
1.Babinski 征:病人仰卧,舌偏向患,肌萎缩 有时有震颤
中枢性
舌偏向病变对侧 舌肌无萎缩、震颤
常见病
神经根炎 脊髓灰质炎
脑外伤、脑肿瘤 脑血管病等
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
◆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 ◆ 二.肌张力 ◆ 三.肌容积 ◆ 四.不随意运动 ◆ 五.共济运动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
肌力 —— 肢体自主运动的力量
1.髌阵挛
四.阵挛
2.踝阵挛
踝阵挛
4. 脑膜刺激征
(脑膜、神经根受激惹)
①颈强直 ②克匿格(Kernig)征 ③布鲁金斯(Brudzinski)征
四 脑膜刺激征
脑膜受刺激的表现,脑炎、脑膜出血、脑脊液压力增 加时可出现的体征: 1.颈项强直:病人仰卧,以手托扶病人枕部作被动屈 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抵抗力增加:颈椎病、骨折也可阳性。
3.Gordon:拇指和其它四指分置腓肠肌部位,
以适度的力量捏,阳性同babinski征。
Gordon征
病理反射
4.Chaddock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
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同babinski征。
Chaddock征
三 病理反射
5. Hoffmann 征: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手中指及 示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 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深 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称为 阳性,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
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反 射活动失去抑制,因而出现反射亢进。临床上根据刺 激的部位,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
反射检查包括
● 浅反射 ● 深反射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
1.浅反射(皮肤、粘膜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肛门反射
(上:胸 7-8) (中:胸 9-10) (下:胸 11-12) (腰 1-2)
膝反射
二 深反射
5. 跟腱反射:方法:仰卧、髋、膝关节屈曲、 下肢外旋外展位,医生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 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 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跟腱反射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性瘫痪 ●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神经性休克 ●深昏迷、深睡、深麻醉、大量镇静 药 ●某些健康人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部分,包括:
①颅神经检查 ②运动功能检查 ③感觉功能检查 ④神经反射检查 ⑤自主神经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注意事项: 病人合作,耐心细致 神经系统有无损害 受损部位范围性质及程度
第一节.脑神经检查
共12对,用罗马字母表示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混合神经
动眼.滑车.展神经
麻痹神经
表现
常见疾病
动眼神经 眼睑下垂,转动障碍,瞳孔散大 出现复视
颅底肿瘤,框上列综合症 结核性脑膜炎,脑疝